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2浏览:
次
(一)小儿骨骼 长骨是软骨雏型经骨化形成的,一般有3个以上的骨化中心,一个在骨干,另外的在两端。前者为原始或一次骨化中心,后者为继发或二次骨化中心。原始骨化中心在胚胎第5周后在骨干中央发生,骨化迅速进行。出生时,长骨骨干已大部骨化,只两端仍为软骨,即骺软骨(epiphyseal cartilage)。因此,小儿长骨的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可分为骨干(diaphysis)、干骺端(metaphysis)、骺(epiphysis)及骺板(epiphyseal plate)等部分(图2-1-1、2)。
图2-1-1 小儿长骨端示意图
图2-1-2 儿童正常膝关节
1.骨干 管状骨周围由密质骨构成,为骨皮质,含钙多,X线表现为密度均匀致密影,外缘清楚,在骨干中部最厚,越近两端越薄。骨干中央为骨髓腔,含造血组织和脂肪组织,X线表现为由骨干皮质包绕的无结构的半透明区。骨皮质外面和里面(除关节囊内部分以外)均覆有骨膜,前者为骨外膜,后者为骨内膜。骨膜为软组织,X线上不能显影。
2.干骺端 为骨干两端的较粗大部分,由松质骨形成,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周边为薄的骨皮质。顶端为一横行薄层致密带影,为干骺端的临时钙化带,是骨骺板软骨干骺端未端软骨基质钙化,经软骨内成骨即为骨组织代替,形成骨小梁,经改建塑型变为干骺端松质骨结构。此临时钙化带随着软骨内成骨而不断向骨骺侧移动,骨即不断增长。骨干与干骺端间无清楚分界线。
3.骺 为长骨未完成发育的一端。在胎儿及儿童时期多为软骨,即骺软骨,X线片上不显影。骺软骨有化骨功能。在骨化初期于骺软骨中出现一个或几个二次骨化中心。X线表现为小点状骨性致密影。骺软骨不断增大,其中的二次骨化中心也不断由于骨化而增大,形成松质骨,边缘由不规则变为光整。
4.骺板(骺盘) 当骺与干骺端不断骨化,二者之间的软骨逐渐变薄而呈板状时,则称为骺板。因为骺板是软骨,X线片上呈横行半透明线,居骺与干骺端之间,称之为骺线(epiphyseal line)。骺板不断变薄,最后消失,即骺与骨干结合,完成骨的发育。X线表现为骺线消失。
(二)骨龄 在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骼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时的年龄,就是骨龄(bone age)。根据正常男女人体各骨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骺与干骺端结合时期的差别范围可制定一个正常骨龄标准,用这个方法估计骨的发育情况骨龄标准,用这个方法估计骨的发育情况即骨龄判断,虽不够准确,但较简便易行,为较多人采用。也有人根据儿童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骺有规律性X线变化来判断骨龄,这个方法比较准确,但因程序比较复杂,较少应用。
测量骨龄是了解被检查者实际骨发育的年龄,并与正常儿童骨龄标准相比。如骨龄与被检查者实际年龄不符,且相差超出一定范围,常提示骨发育过早或过晚,对诊断内分泌疾病有一定的价值。表2-1-1是天津地区国人的四肢骨龄正常标准,可供参考。
骨龄是判断骨骼发育的参考资料之一。但因种族、地区及性加别而有所不同,正常标准还有一个范围。所以有应用骨龄时,也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三)成年骨骼 成年骨骼的外形与小儿骨骼相似,但骨发育完全。骼与干骺端结合,骺线消失。只有骨干和由骨松质构成的骨端。骨端有一薄层壳状骨板为骨性关节面。表层光滑。其外方覆盖的一层软骨,即关节软骨,X线上不能显示(图2-1-3)。成年长骨骨皮质较厚,密度高。骨端各部位所承受重力、肌肉张力以及功能活动不同,其骨小梁分布的比例和排列方向也不同。此外,靠近关节附近,还常有光滑的子骨附于骨骼附近的肌腱中。位置与数目正常有所差异。以手及足部为多见。
图2-1-3 正常成人小腿骨胫、腓骨 只有骨干和骨端,没有骺骺线和干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