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医学 > 文章内容

【骨质疏松症】诊疗规范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0:57浏览:

 【 病史采集 】
 
    1.腰背酸痛、骨痛、身长缩短及驼背;轻度外伤即可导致骨折。
 
    2.诱因: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老年;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胃肠病,骨髓疾病,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及其他。
 
 
 
    【 体格检查 】
 
    1.全身检查:生命体征,各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受累骨叩痛、压痛;
 
    (2)脊椎后突畸形;
 
    (3)Colles骨折。
 
 
 
    【 辅助检查 】
 
    1.实验室检查:应做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血尿酸、血糖、T3、T4、TSH、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无机磷、血钙、血镁。
 
    2.器械检查:
 
    (1)受累骨X线片;
 
    (2)骨密度测量:SPA/DPA/QCT;近年中子活化分析法,康普顿散射分析法、核素骨显影法等在研究中。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骨质疏松症(OP)诊断标准:每存在一项以下表现即记下与权数相同的积分,最后计算总分,5分为可疑OP;6分为I度,7分为II度,8分以上为III度OP。具体积分统计如下:男性72岁女性56岁1分,典型腰背痛1分,X线椎体骨质疏松1分,脊椎骨折2分,股骨上段骨折3分,桡骨骨折2分,生化检测(血Ca、P、骨原性AKP)一项异常1分,SPA低于年龄段1个标准差1分,SPA低于年龄段2个标准差2分。
 
    2.OP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骨关节炎;
 
    (2)椎间盘病变;
 
    (3)多发性骨髓瘤。
 
 
 
    【 治疗原则 】
 
    1.预防为主:
 
    (1)平衡饮食,增加户外活动,补充钙剂;
 
    (2)继发性OP应去除诱因。
 
    2.早期治疗:钙剂、钙三醇、Vit K、CT-80、雌性激素、依普拉封、雄性激素、中草药。
 
    3.应急治疗:降钙素、二磷酸盐、氟化钠、手术治疗。
 
 
 
    【 疗效与出院标准 】
 
    1.临床缓解标准:
 
    (1)腰背骨痛症状缓解;
 
    (2)骨折愈合;
 
    (3)血Ca、P、骨源性AKP三项均正常;
 
    (4)骨密度测量不低于年龄段1个标准差。
 
    2.达到临床缓解或好转者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