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3-05 13:18浏览:
次
常见症状 在接触某种物质后,于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而患部显著水 肿,边界清楚,水肿部位有密集的丘疹,并可发生水疱或大疱,水疱破裂后可出现大量渗液,及出现糜烂面,渗液干燥后,形成痂皮。严重者可发生坏死。
常用中成药 本病宜分为热毒型和热毒夹湿型进行施治。1.热毒型 突然发病,在致敏物接触部位出现红斑及水肿,边界清楚,表面有密集的红色丘疹,局部灼热瘙痒明显,伴咽干口渴,可有轻度发热,舌质红,脉象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 可选:清热解毒口服液或牛黄解毒丸等。2.热毒夹湿型 除局部红斑、水肿和红色丘疹外,并出现水疱,甚至大疱。破裂后出现渗出、糜烂,伴畏寒、发热、恶心、头痛,局部灼热刺痒或胀痛,舌红脉弦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利湿。 可选:牛黄清心丸和龙胆泻肝丸同服。
常用西药1.内服药物①扑尔敏或苯海拉明,每次1—2片,每日3次。②息斯敏,每次1片,每日1次。③维生素C,每次50~100毫克,每日3次。④强的松,严重时在医师指导下服用。2.外用药物①炉甘石洗剂:外涂患部,每日4—6次。②3%硼酸溶液,对患部作冷湿敷,每次15分钟,每日2—4次。适用于有明显糜烂、渗液者。③锌氧油,外涂患部,每日2—3次。适用于水疱、渗液不多的患者。④醋酸去炎松霜,外涂患部,每日2—4次。适用于急性期、亚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