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医学 > 文章内容

水痘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3:07浏览:

常见症状   水痘的潜伏期平均是2周左右,典型症状是发热和皮疹。 1.发热 多数患儿热度在39℃以下,亦偶有升至40℃以上的,经过1—5日后即消退。   2.皮疹 发热的当天,或1—2天,在面部、躯干出现红色斑疹、丘疹,很快变成疱疹,呈椭圆形,壁薄,易破,常伴瘙痒,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痘疹在3—5天内分批出现,可在身体某一部位同时见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各型皮疹。痘疹也可见于头皮及粘膜,1周内结痂,数日后痂盖脱落,2周内痂盖脱尽(短期内留椭圆形浅疤,若无继发感染,则不留疤痕)。 全身症状较轻,发病初起时尚有咳嗽、流涕等症状。 体质衰弱或免疫力低下或正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儿童患病时,病情往往很严重,皮疹多继发感染,发生坏疽变化,甚至转成败血症,须加注意。

常用中成药   本病中医亦称为“水痘”,可分两型辨证治疗。 1.风热夹湿型又称轻型。症见发热、咳嗽、流涕、纳减,痘疹红润,稀疏椭圆,清净明亮,内含水液,并有搔痒,二便调和,苔薄白,脉浮数或赂数。 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祛湿。 可用: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 2.湿热炽盛型又称重型。症见壮热口渴,口齿干燥,唇红面赤,神萎不振。痘疹稠密,疹色紫暗。痘浆混浊,甚则口腔亦见,并有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洪数,苔黄厚。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渗湿。 可用:清痘解毒丸、小儿化毒散、五粒回春丹。

常用西药   一般不需特殊药物治疗,必要时可注射维生素B120.05~o.1毫克/次,肌肉注射。 局部疱疹有感染时,局部疱疹涂2%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 瘙痒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炉甘石洗剂或5%止痒酒精外涂。 重症病例可考虑用丙种球蛋白。 应用激素的息儿应减量或停药,水痘痊愈后再恢复至原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