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医学 > 文章内容

冠心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2:19浏览:

常见症状

  1.心绞痛 可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因素诱发。疼痛常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方,也可在心前区。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疼痛性质多为压闷或紧缩感,有时有频死的恐惧感。一般疼痛1一5分钟,偶有持续15分钟,可自行缓解。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数分钟内,亦可终止发作。

  2.心肌梗塞 其先兆多为原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加重,也有无心绞痛史而突发者。突发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向左肩、臂或他处放射。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惧、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或休克。出现心力衰竭者,早期可见呼吸困难、咳嗽、不能平卧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

  本病属中医胸痹、胸痛、真心痛、原心痛等范畴,可分以下五型辨证治疗。

  1.胸阳不振型 表现为胸闷憋气,心前区绞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怕冷喜暖,舌淡胖嫩,舌苔白腻。

  治宜:温助心阳,宣通脉络。

  可服:括楼片、冠心苏合丸、心舒丹、速效救心丸等。

  2.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刺浦,痛引肩背,胸闷气短,舌暗边有瘀点。

  治宜:行气活血,化痰通络。

  可服:血府逐瘀片、冠心片、愈风宁心片、丹七片、复方丹参片等。

  3.脾虚痰聚型 表现为体多肥胖,嗜睡身倦,咳嗽痰稀,胸闷发憋作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苔厚腻。

  治宜:健脾化痰、养心安神。

  可服:香砂六君九、人参归脾丸、二陈丸等。

  4.肝肾阴虚型 表现为胸闷气憋,夜间胸痛,头昏耳鸣,口干目眩,夜卧不宁,腰酸腿软,舌红脉细。

  治宜:滋补肝肾。

  可服:二至丸、杞菊地黄丸等。

  5.阴阳两虚型 表现为胸闷心痛,有时夜间憋醒,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恶风肢冷,五心烦热,舌暗少苔,脉细弱结代。

  治宜:调补阴阳,益气养血。

  可服:通脉养心丸、养血安神丸等。

常用西药

  在心绞痛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硝酸甘油0.3~0.6毫克或复方硝酸甘油1片,1~2分钟可缓解。含二硝酸异山梨醇5~10毫克,5分钟可奏效;亦可用亚硝酸异戊酯0.2毫升安部压碎后吸入,10余秒钟即见效。

  副作用有头昏,面红,心悸,偶有血压下降,故首次用药宜平卧片刻,青光眼患者忌用。

  为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可于预计可能诱发心绞痛的活动前半小时舌下含硝酸甘油0.3~0.6毫克,也可用1~2%硝酸甘油软膏涂于皮肤逐渐吸收。根据情况,还可配合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10~40毫克,每日3次;心得平20~40毫克,每日3次。钙阻滞剂:硝苯毗暖10~20毫克,每日3次;异搏停40~80毫克,每日3次,硫氮草酮30~60毫克,每日3次。或其他药物:吗导敏1~2毫克,每日3次;延通心75~100毫克,每日3次;潘生丁25~50毫克,每日3次。

  以上药物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以防副作用带来不良后果。当患者突发心肌梗塞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监护治疗。根据需要采用镇痛、控制休克、消除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挽救濒死心肌及缩小缺血范围等一系列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