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6-28 10:47浏览:
次
根据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症状和腹部可见肠型蠕动波,肠鸣音亢进等,一般可作出诊断。尤其腹部立位平片以确诊帮助较大,一旦明确诊断,则需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单纯性还是绞窄性肠梗阻:鉴别方法详见下表。
鉴别要点 | 单纯性肠梗阻 | 绞窄性肠梗阻 |
全身情况 | 轻度脱水征 | 重病容,脱水明显 |
发病 | 渐起 | 急骤,易致休克 |
腹痛 | 阵发性、伴有肠鸣 | 持续、剧烈,无肠鸣 |
呕吐 | 高位频繁、胃肠减压后可缓解 | 出现早、频繁,胃肠减压后不缓解 |
呕吐物 | 胃肠液 | 可为血性液 |
触诊 | 无腹膜刺激征, 可及肿胀肠袢 | 有腹膜刺激征,无肿物可及 |
肠鸣音 | 肠鸣音亢进,呈气过水声 | 不亢进,或消失 |
腹腔穿刺 | 阴性 | 可得血性液 |
X线 | 有液平 | 有孤立、肿大肠袢 |
2.机械性肠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是,阵发性腹痛,伴有肠鸣音亢进,腹部透视见扩大的肠腔内有液平面。
前者多须手术, 后者常不必手术,故鉴别十分重要。诊断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是:持续性腹胀痛、肠鸣音消失、多有原发病因存在,X线检查见全部小肠和结肠都均匀胀气。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是,阵发性腹痛,伴有肠鸣音亢进,腹部透视见扩大的肠腔内有液平面。但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梗阻上段肠管坏死穿孔,阵发性的腹痛可能因此减轻,其形成的腹膜炎也会引起继发性的肠麻痹,掩盖了原先的机械肠梗阻。一种是机械性梗阻没有经过合理处理,梗阻上段的肠管肌肉过度扩张, 终至麻痹,因而临床表现为腹痛渐渐减轻腹胀则有增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是高位还是低位肠梗阻诊断:
高位小肠梗阻的呕吐发生早而频繁,腹胀不明显;低位小肠梗阻的腹胀明显,呕吐出现晚而次数少,并可吐出粪样物;结肠梗阻与低位小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因回盲瓣具有单向阀的作用而形成闭袢型梗阻,以腹胀为主要症状,腹痛、呕吐、肠鸣音亢进均不及小肠梗阻明显,体检时可发现腹部有不对称的膨隆。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低位小肠梗阻,扩张的肠袢在腹中部,呈"阶梯状"排列,结肠梗阻时扩大的肠袢分布在腹部周围,可见结肠袋,胀气的结肠阴影在梗阻部位突然中断,盲肠胀气最显著。钡灌肠检查或结肠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尽可能寻找梗阻原因,应根据年龄、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几方面分析。在临床上粘连性肠梗阻最为常见,多发生在以往有过腹部手术、损伤或炎症史的病人。嵌顿性或绞窄性腹外疝是常见的肠梗阻原因,所以机械性肠梗阻的病人应仔细检查各可能发生外疝的部位。结肠梗阻多系肿瘤所致,需特别提高警惕。新生婴儿以肠道先天性畸形为多见。2岁以内小儿,则肠套叠多见。蛔虫团所致的肠梗阻常发生于儿童。老年人则以肿瘤及粪块堵塞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