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文章内容

威猛如虎,力大如熊,灵巧如鹿……靠的就是它!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02-01 07:22浏览:

都说人是万物之灵,但那指的是智商的优越性,论身体素质,我们人类可是远远落后于动物。

既然知道差距,那就好好学习动物们的长处。虽说我们永远不会达到动物的身体水准,但对特定动物的模仿仍然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裨益。比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一套大名鼎鼎的——五禽戏!

人类模仿禽兽的神态和动作来锻炼身体,起源于原始社会狩猎的生产活动。在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动物密切相关,因此,动物在人们的意识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动物强壮的身体、敏捷的动作,促使古人类产生了通过模仿禽兽的神态和动作来锻炼身体的思想和行为。

五禽戏

1.虎戏:①虎窥;②虎扑。

2.鹿戏:①鹿兴;②鹿盘。

3.熊戏:①熊行;②熊攀。

4.猿戏:①猿采;②猿摩。

5.鸟戏:①鸟伸;②鸟翔。

五禽戏——历史源流

东汉时期,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熊经、鸟伸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五禽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编制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导引术即五禽戏。有专家认为,华佗所创编的五禽戏是直接取材于西汉刘晏《淮南子》的六禽戏并加以发展而成的。五禽戏寓医理于动作之中,寓保健康复效益于生动形象的“戏”之中,这是五禽戏区别于其他导引术的显著特征。

华佗的这一创举,使他成为最早推行保健与体育防治相结合的先行者。华佗身体力行养生之道与五禽戏,而且传授给他的弟子吴普,“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但是华佗五禽戏的操作方法在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当代众多的五禽戏流派大致是从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引述《养性延命录》中的文字记载和清代曹无极所著《万寿仙书》导引篇中五禽戏图谱演变而成的。

五禽戏——特点

五禽戏作为一种防治结合的传统保健导引术,其锻炼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每一禽戏的神态运用不仅要求形似,更重视神似。要做到心静体松、刚柔相济,以意领气、气贯周身,呼吸柔和缓慢,引伸肢体,动作紧凑而不慌乱。五禽戏的动作全面周到,从四肢百骸到五脏六腑,可以改善机体各部分功能,达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的目的。

五禽戏功效

根据中医的藏象学说,五禽配五脏。虎戏主肝,能疏肝理气、舒经活络;鹿戏主肾,能益气补肾、壮腰健胃;熊戏主脾,能调理脾胃、充实两肢;猿戏主心,能养心补脑、开窍益智;鸟戏主肺,能补肺宽胸、调畅气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相辅相成,而五禽戏中任何一戏的演练既主治一脏的疾患,又兼顾其他各脏,因此,可达到调理脏腑、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