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鳖甲煎丸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炮 黄芩 鼠妇熬 干姜 大黄 桂枝 石韦去毛 厚朴瞿麦 紫葳 阿胶 各三分 柴胡 蜣螂熬,各六分 芍药 牡丹去心庶虫熬,各五分蜂窝炙,四分 赤硝十二分 桃仁二分 人参 半夏 葶苈 各一分
【用法】上二十三味,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斗五升,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3克),日三服。
【功用】 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症。
【主治】 疟母。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癖块,以及症瘕积聚,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饮食减少,时有寒热,或女子月经闭止等。
【方解】 本方原治疟母结于胁下,今常以之治腹中症瘕。疟母之成,每因疟疾久踞少阳,进而深伏经隧,以致正气日衰,气血运行不畅,寒热痰湿之邪与气血相搏结,聚而成形,留于胁下所致。症瘕一病,亦属气滞血凝,巢元方说:“症瘕者皆由寒热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所生也”,两者成因颇近,故均可用本方治之。方中鳖甲软坚散结,入肝络而搜邪,又能威寒滋阴,灶下灰消症祛积,清酒活血通经,三者共制成煎,混为一体,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消症之效,是为君药。臣以赤硝破坚散结,大黄攻积祛瘀,魔虫、蜣螂、鼠妇、蜂窠、桃仁、紫葳、丹皮破血逐瘀,助君药以加强软坚散结的作用;再以厚朴舒畅气机,瞿麦、石韦利水祛湿;半夏、乌扇(射干)葶苈祛痰散结;柴胡、黄芩清热疏肝,干姜、桂枝温中通阳,以调畅郁滞之气机,消除凝聚之痰湿,平调互结之寒热,亦为臣药。佐以人参、阿胶、白芍补气养血,使全方攻邪而不伤正。综观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结合,气血津液同治,集诸法于一方,且以九剂缓图,俾攻不伤正,祛邪于渐消缓散之中。
【运用】
1.本方为消症化结之名方。以胁下癖块,触之硬痛,推之不移,舌黯无华,脉弦细为证治要点。由于本方长于消症散结,扶正之力不足,若症结而正气虚甚者慎用。
2.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肝癌等病,符合上述证治要点者。
【附方】
大黄魔虫丸 大黄蒸,十分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干漆一。虹虫一。水蛙百枚 蛴螬一升庶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3克),日三服。功用:祛瘀生新。主治:五劳虚极。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
大黄庶虫丸和鳖甲煎丸都有活血化瘀作用,但大黄庶虫丸重在祛瘀血,清瘀热兼有滋阴血、润燥结之功,主治因五劳虚极,瘀血内留之干血劳。鳖甲煎丸重在活血行气,软坚消症,兼有祛湿化痰功效,主治疟疾日久不愈形成之疟母,以及寒热痰湿之邪与气血相搏形成的症瘕。
【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论注》“药用鳖甲煎者,鳖甲入肝,除邪养正,合锻灶灰浸酒去瘤,故以为君。小柴胡、桂枝汤、大承气汤为三阳主药,故以为臣。但甘草嫌柔缓而减药力,枳实嫌破气而直下,故去之。外加干姜、阿胶,助人参、白术养正为佐。瘤必假血依痰,故以四虫、桃仁合半夏消血化痰。凡积必由气结,气利而积消,故以乌扇、葶苈利肺气,合石韦、瞿麦清气热,而化气散结。血因邪聚则热,故以牡丹、紫葳去血中伏火,膈中实热为使。”
【方歌】鳖甲煎丸疟母方,庶虫鼠妇及蜣螂,蜂窠石韦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瞿麦柴芩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疾日久胁下硬,症消积化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