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文章内容

小青龙汤的随证加减!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19 09:52浏览:

 小青龙汤可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要治疗外寒里饮证,即素里有寒饮之人,外感风寒引起的,在临床应用上,需根据不同病人的临床症状,随证加减.
简单的来说,表寒轻证:去桂枝、麻黄改为炙麻黄;寒饮化热:加石膏、黄芩;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冬花;鼻塞涕多:加辛荑、苍耳子;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
 
既然表里同病,就有表寒的轻重问题。表寒轻去桂枝,不必要发汗那么强,麻黄改为炙麻黄,但一般来说,我们喜欢麻黄改成麻绒,如果表证寒在,既使轻,改成麻黄绒,麻黄绒咚咚敲一下,炙麻黄它当然宣肺,一般用于咳喘,宣降肺气作用为主。散表力量更缓和了。用麻绒就比较恰当。当然更不用麻桂同用,发散作用太强了。这是外寒轻证。
这类证,由于外有寒饮,外寒相加,外寒束表,也有可能内在寒饮化热,临床也常见。所以仲景方里也有小青龙加石膏汤,在临床出现苔上面白滑,上面有一层黄色,总体白的,上面开始有黄,有心烦,这个兼有总体寒证,寒饮,这个跟痰热不同,寒饮郁而产生热,这种热产生,寒饮可以化热,外寒入里逐渐可以化热,但总体仍然是表寒、里寒的,还是寒证。所以也可以根据寒热的程度,加石膏、黄芩。一般使用药物,寒饮痰多清稀,开始有点等于说排痰不利了,转黄,用黄芩、瓜蒌这一类。外寒入里化热,发热开始明显了,那加石膏。加减上它还有这个区别。笼统讲它都是兼热像。
另外呢,有寒饮,我们讲咳喘痰多清稀,胸膈满闷是典型状况,胸膈满闷痰饮阻滞气机,严重的当然要降气,增加降气化痰力量。这方面不仅是张仲景,后世在麻黄与射干相配,是治疗痰气互结很常用的一个组合,现在很多医家,包括像近代的施今墨,他们很多都用麻黄和射干相配,痰气互结,射干是降气的,一宣一降,同时对痰气互结,化痰,散结,降气效果很好。不是光咳嗽,一般都是还有喘的,当然这里举了几个药物,射干,冬花这个做代表。
如果外寒引起了肺系不利,也常用苍耳子散里一部份了,所以讲到这个,台湾有一个挺大的医院的一个中医,也是个主任,他一天开方里头很多开小辛香,所以这个思路来大家喊他小辛香,病人发作,经常外感咳嗽发作,就是小青龙汤加辛夷散,因为他们用科学中药,所谓科学中药就是说颗粒剂一类的,计算机一打,一开药方就出来了,病人冲着可以吃,那配好的比例的,它小青龙汤几克,辛夷散几克,控制一点呢,用什么呢?香砂六君子,那也是对啦!调理脾胃,培土生金的控制阶段,就是不发作,寒饮不发作阶段,所以基本上是这个思路,后来大家就喊他小辛香,开始不知道谁是小辛香,那是小青龙汤加辛夷散,因为那里面慢性鼻炎之类特别多,所以这个思路随证加减,跟我们这个很符合。
小青龙汤可以用于溢饮,内有寒饮,外邪引动泛滥,那可以兼水肿,像猪苓、茯苓,根据水肿的程度,这也是张仲景常用来治疗溢饮的一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