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4-17 21:09浏览: 次
作者:中华医学网
【炙法的3个目的】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一些苦寒药,性本沉降,用于中下焦湿热,酒炙后缓和药性,免伤脾阳,并可借酒升提之力引药上行,清上焦邪热。如:大黄、黄连、黄柏。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酒有助溶作用,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临床活血祛瘀、祛风通络药物多酒炙,酒协同药物增强疗效。如:当归、川芎。
(3)矫臭去腥
如:乌梢蛇、蕲蛇,酒炙后减弱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