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3-20 19:52浏览:
次
◇丹参:凉血,宜血热瘀滞;祛瘀生新
●凉血消痈:
○疮疡○热痹
●除烦安神:
○热病神昏
○心悸失眠
●注:反藜芦
◇川芎:又行气,“血中之气药”
尤宜寒凝气滞血瘀
●祛风止痛:
○“上行头目”:多种头痛,头痛要药
○“旁通络脉”:风寒湿痹
红花 、 桃仁
红花:辛,温。心、肝经。
桃仁:苦、甘,平。有小毒。心、肝、大肠经。
◆共同点:
◇活血祛瘀通经:力强
●妇科经产诸证
●癥瘕积聚
●胸痹心痛、腹痛、胁痛
●跌打伤痛
◆不同点:
◇红花:辛散温通,专入血分,力强 “少用活血,多用破血”
○热郁血滞,斑疹色暗
●附:番红花:似红花而力强,兼凉血解毒
◇桃仁:性平质润
●活血消痈:肺痈、肠痈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止咳平喘:咳嗽气喘
月季花 、 凌霄花
◆共同点:◇活血通经:妇科经产诸证,跌打伤痛
◆不同点:
◇月季花:疏肝解郁,消肿解毒
◇凌霄花:辛散破瘀,凉血祛风
牛膝 、鸡血藤
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
◆共同点:◇活血调经:妇科经产诸证
◆不同点:
◇牛膝:力强,性善下行○跌打伤痛
●补肝肾,强筋骨:腰膝酸痛、下肢痿软
●利尿通淋:淋证,水肿、小便不利
●引血(火)下行:头痛、眩晕、齿痛、口疮、吐血、衄血
●品种:
○川牛膝:善活血通经 ;牛膝:善补肝肾、强筋骨
◇鸡血藤:温和,兼补血,血瘀、血虚均可
●补血、舒筋活络: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
王不留行 、 穿山甲
王不留行:苦,平。归肝、胃经。
穿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
◆共同点:
◇活血通经:妇科经产诸证
◇下乳消痈:通经下乳要药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
◆不同点:
◇王不留行:●利尿通淋:淋证
◇穿山甲:善走窜,泄降力猛,药力较强
●活血消癥:
○癥瘕积聚
○风湿痹痛,中风瘫痪
●消肿排脓:
○疮疡要药,初起、脓成未溃
○瘰疬痰核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性能特点:
◇性味:辛、苦、咸
◇归经:肝、肾
◆功效应用:
◇活血疗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止血生肌敛疮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损、金疮出血
●其他瘀血证
土鳖虫 、 马钱子
土鳖虫: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马钱子: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
◆共同点:◇活血疗伤: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不同点:
◇土鳖虫:续筋接骨要药
●破血逐瘀:经闭、产后腹痛、积聚痞块
◇马钱子:疗伤止痛佳品
●散结消肿:疮疡,咽痛
●通络止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
●注:0.3~0.6g,炮制入丸散。外用适量
自然铜 、 骨碎补
自然铜:辛,平。归肝经。
骨碎补:苦,温。归肝、肾经。
◆共同点:伤科要药
◇活血散瘀、续筋接骨:跌打伤痛、筋骨损伤
◆不同点:
◇自然铜:入肝经血分,善促进骨折愈合
◇骨碎补:入肾治骨,善治骨伤碎
●补肾强骨: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
苏木 、 刘寄奴
苏木:甘、咸、辛,平。归心、肝经。
刘寄奴:苦,温。归心、肝、脾经。
◆共同点: ◇活血疗伤、消肿止痛:跌打损痛、筋伤骨折
◇活血通经:妇科经产诸证
◆不同点:
◇苏木:妇科经产常用 ○心腹瘀痛,疮疡
◇刘寄奴:活血力强,止血,消食化积
血竭 、 儿茶
血竭:甘、咸,平。归肝经。
儿茶:苦、涩,凉。归心、肺经。
◆共同点:
◇活血疗伤: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止血:外伤出血
◇生肌敛疮:疮疡不敛
◇注:多入丸散
◆不同点:
◇血竭:瘀滞痛证要药
心腹刺痛,经闭痛经,产后腹痛
◇儿茶:收敛力强,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性能特点:
◇性味:辛、苦、咸
◇多虫类
◇归经:肝,入血分
◆适应证:瘀血重证
◇破血消癥(峻猛)
●癥瘕积聚
●血瘀经闭、瘀肿疼痛、偏瘫
◆运用配伍:
◇常配行气破气药
◇配攻下药,攻逐瘀血
◆使用注意:
◇峻猛有毒,易耗气动血伤阴
◇忌用:出血、阴血亏虚、气虚体弱、孕妇
莪术、三棱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
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
◆共同点:
◇破血行气:癥瘕积聚、经闭、心腹瘀痛
◇消积止痛: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注:醋制增强止痛
◆不同点:
◇莪术:破气力强
◇三棱:破血力强
●注:畏芒硝
水蛭 、 虻虫 、 斑蝥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虻虫: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斑蝥:辛,热。有大毒。归肝、肾、胃经。
◆共同点:
◇虫类,峻猛有毒
◇破血消癥: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不同点:
◇水蛭:缓而持久,善破坚积
●注:
○煎服,1.5~3g;研末服,0.3~0.5g。
宜入丸、散
○孕妇、月经过多忌用
◇虻虫:性刚而猛
◇斑蝥:性尤峻猛,攻毒蚀疮,引赤发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