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3-20 19:46浏览:
次
◆含义:
◇化痰药:祛痰、消痰,治痰证
◇止咳平喘药:制止、减轻咳嗽、喘息
◆性能特点:
◇性味:温、凉
◇归经:肺
◆功效应用:
◇化痰:痰证
●痰阻于肺:咳喘痰多
●痰蒙心窍:癫痫、昏厥
●痰蒙清阳:眩晕
●痰扰心神:夜寐不安
●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痰火互结:痰核、瘰疬、瘿瘤
●痰凝肌内、流注骨节:阴疽流注
◇止咳平喘:咳嗽、喘息(外感、内伤)
◇分类
●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运用配伍 ◇药证相符
◇癫痫、惊厥、眩晕、昏迷:配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
◇常相互配伍:咳喘多夹痰,痰多易咳嗽
◇常配健脾燥湿药、理气药
◇外感:配解表散邪药
◇火热:配清热泻火药
◇里寒:配温里散寒药
◇虚劳:配补虚药
◇痰核、瘰疬、瘿瘤:配软坚散结药
◇阴疽流注:配温阳通滞散结药
◆使用注意
◇药性温燥者刺激性强,痰中带血慎用
◇表证咳嗽,不宜单止咳,宜疏解清宣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性能特点:
◇性味:辛、苦,温燥
◇归经:肺、脾、肝
◆功效应用:
◇温肺祛寒、燥湿化痰:寒痰、湿痰证
●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
●眩晕
●肢体麻木
●阴疽流注
◆配伍方法:
◇常配健脾燥湿药、理气药
◆使用注意:
◇性偏温燥,不宜热痰、燥痰证
天南星、 禹白附
禹白附: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共同点:辛温燥烈有毒
◇祛风痰、止痉:风痰证
中风,惊风、癫痫,破伤风
◇散结消肿:痈疽、痰核、瘰疬、毒蛇咬伤
◇注:●毒性大,生品宜外用,内服宜制用
●孕妇忌用
◆不同点:
◇禹白附:升散上行,兼止痛:○痰厥头痛、眩晕
◇天南星:燥湿化痰:寒痰、湿痰咳嗽
半夏、天南星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共同点:
◇燥湿化痰:湿痰、寒痰证
◇消肿止痛:疮疡、痰核,毒蛇咬伤(外用)
◇注:毒性大,生品宜外用,内服宜制用
◆不同点:
◇半夏:湿痰、寒痰要药,善化脏腑湿痰
○湿痰眩晕 ○痰饮内盛、胃气失和,夜寐不安
●降逆止呕:各种呕吐。止呕要药。尤宜痰饮、胃寒
●消痞散结:
○心下痞、结胸 ○梅核气
●注:反乌头
●加工品种:
○清半夏:白矾处理,毒性明显降低
长于化痰
○姜半夏:白矾、生姜加工,毒性更弱
长于止呕
○法半夏:白矾、甘草、石灰处理
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
○竹沥半夏:竹沥制,化痰强,清热化痰,热痰、风痰
○半夏曲:半夏与面粉、生姜汁发酵、化痰止咳、消食积
◇天南星:温燥性强,毒性强
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附:胆南星:牛胆汁制。
苦、微辛,凉。归肝、胆经
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白前 、 前胡
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
前胡:苦、辛,微寒。归肺经。
◆共同点:常相须为用
◇降气化痰:痰壅气逆、咳嗽痰多
◆不同点:
◇白前:微温不燥,寒热新久、外感内伤,祛痰力强,偏温化寒痰
◇前胡:性微寒,偏清化热痰
●疏散风热:风热咳嗽
白芥子 、 皂荚 、 旋覆花
白芥子:辛,温。归肺、胃经。 旋覆花: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共同点:◇温化寒痰:湿痰、寒痰证
◆不同点:
◇白芥子:利气散结,温通经络
善治胸胁、皮里膜外之痰
○悬饮
○阴疽流注
○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发泡灸:咳嗽、哮喘、中风、寒痹
◇皂荚:善治顽痰:顽痰喘咳
●通窍开闭:中风、痰厥、癫痫、喉痹
●散结消肿:疮疡初起、脓成未溃
●祛风杀虫:皮癣
●通便:便秘
●附:皂角刺:消肿排脓、祛风杀虫
◇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咳喘痰多、胸膈痞满
●降逆止呕:噫气,呕吐
●注:包煎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性能特点:
◇性味:寒、凉
◇部分质润、味咸
◆功效应用:
◇清化热痰。部分兼润燥、或软坚散结
●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质稠
●燥痰证:痰干稠难咯,唇舌干燥
●痰热癫痫、惊风、痰核、瘰疬、瘿瘤
◆配伍方法:◇常配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
◆使用注意:◇药性寒凉,不宜寒痰、湿痰证
川贝母 、 浙贝母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
◆共同点:
◇清热化痰:痰热、风热、燥热咳嗽
◇散结消肿:乳痈、肺痈、瘰疬、瘿瘤
◇注:反乌头
◆不同点:
◇川贝母:味甘质润,润肺止咳,宜虚劳咳嗽、阴虚燥咳
◇浙贝母:苦寒较甚,清热散结力强,宜风热、痰热咳嗽
瓜蒌
瓜蒌: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润燥,化痰止咳: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利气宽胸:胸痹心痛,痰热结胸
◆消肿散结:肺痈、肠痈、乳痈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注:反乌头
◆商品◇瓜蒌皮:偏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瓜蒌霜:功同瓜蒌仁而力缓
◇瓜蒌仁:质润,偏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全瓜蒌:兼瓜蒌皮、瓜蒌仁之效
竹茹、 竹沥 、 天竺黄
竹茹:甘,微寒。归肺、胃经。 竹沥:甘,寒。归心、肺、肝经。
天竺黄:甘,寒。归心、肝经。
◆共同点:
◇清热化痰:肺热咳嗽、痰黄粘稠
◇竹沥、天竺黄:定惊:痰热惊风、中风癫痫
◆不同点:
◇竹茹:善除烦:痰火内扰、心烦不寐
●清胃止呕:胃热呕吐,热性呕逆要药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竹沥:清热涤痰力强,宜顽痰胶结
●注:冲服
◇天竺黄:化痰力缓,定惊力强
小儿痰热诸证良药
桔梗 、 胖大海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
胖大海:甘,寒。归肺、大肠经。
◆共同点:
◇宣肺祛痰:咳嗽痰多
◇利咽开音:咽喉肿痛、音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