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3-20 19:35浏览:
次
◇续断:力弱
●疗伤续折,兼活血: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止血:冲任不固,崩漏下血
肉苁蓉、锁阳
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锁阳:甘,温。归肝、肾、大肠经。
◆共同点:
◇补肾阳、益精血: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不同点:
◇肉苁蓉:力从容平和,补肾阳、益精血良药
◇锁阳:兼润燥养筋,宜腰膝痿软、筋骨无力
补骨脂、益智仁
补骨脂:苦、辛,温。归肾、脾经。
益智仁:辛,温。归肾、脾经。
◆共同点: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肾阳不足,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温脾止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不同点:
◇补骨脂:助阳力强,功偏于肾,善补肾壮阳
宜肾阳不足,腰膝冷痛、阳痿
●纳气平喘:肾不纳气,虚喘
◇益智仁:助阳力弱,功偏于脾,善温脾开胃摄唾,
宜中焦虚寒,食少多唾、口涎自流、腹中冷痛
菟丝子、沙苑子
菟丝子:辛、甘,平。归肾、肝、脾经。
沙苑子:甘,温。归肝、肾经。
◆共同点: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肾虚腰痛、阳萎不孕、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
◇养肝明目: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不同点:
◇菟丝子:性平不燥,又益阴,平补阴阳良药 ○肾虚消渴
●止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安胎:肝肾不足,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沙苑子:补益力弱,固涩力强
善固精缩尿止带
紫河车、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
紫河车:甘、咸,温。归肺、肝、肾经
蛤蚧:咸,平。归肺、肾经。
冬虫夏草:甘,温。归肾、肺经。
核桃仁:甘,温。归肾、肺、大肠经。
◆共同点:
◇补肺肾、定喘嗽: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虚喘劳嗽
◇补助肾阳: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不同点:
◇紫河车:益精血,宜肾阳不足、精血亏虚
●益气养血:气血不足
◇蛤蚧:肺肾虚喘要药
益精血,宜肾阳不足、精血亏虚
◇冬虫夏草:平补阴阳
●止血化痰:肺阴不足、劳嗽痰血
●补虚扶弱: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
◇核桃仁:补益力缓
●润肠通便:津亏肠燥便秘
●注:
○定喘:连皮
○润肠:去皮
仙茅、胡芦巴、韭菜子、阳起石、紫石英、
海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
◆共同点:◇补肾助阳:肾阳虚
◆不同点:
◇仙茅:祛寒除湿
◇胡芦巴:散寒止痛
◇韭菜子:温补肝肾、强筋壮骨
◇阳起石:强阳起痿
◇紫石英:镇心安神,温肺平喘
◇海狗肾、黄狗肾:益精补髓
◇海马:调气活血
◇哈蟆油: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羊红膻: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温肺散寒
第三节 补血药
◆性能特点:
◇性味:甘,温,质润
◇归经:心、肝、血分
◆功效应用:
◇补血:血虚证
面色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月经延期、量少色淡、经闭,淡、脉细弱
◆运用配伍:
◇常配补气药、健运脾胃药
◇兼阴虚:配补阴药
◆使用注意:
◇滋腻粘滞,妨碍运化,配健脾消食药
◇慎用:湿滞脾胃,气滞食少
当归、白芍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共同点:
◇补血:血虚证
◇调经: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止痛:疼痛
◆不同点:
◇当归:补血圣药,活血、行气、散寒
●调经要药:尤宜血虚寒滞
●活血行气要药:虚寒腹痛、瘀滞疼痛、瘕积聚、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疮疡肿痛
●润肠通便:血虚肠燥便秘
●部位:
○全当归:和血(补血活血)○当归身:偏补血○当归尾:偏活血
◇白芍:性微寒,善养血敛阴
●调经:宜血虚、阴虚有热
●柔肝止痛: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敛阴止汗:
○表虚自汗,风寒表虚、汗出恶风
○阴虚盗汗
●注:反藜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