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文章内容

《中药学专业一》试题及答案(21)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7-05 19:52浏览:

【A型题】

  1.某药物分解被确定为一级反应,反应速度常数在25℃时k为6×10-6(h-1),则该药物在室温下的有效期为?

  A.1年?

  B.1.5年?

  C.2年?

  D.2.5年?

  E.3年?

  2.某药物属一级反应分解,在室温下k=5.3 ×10-5(h-1),则其在室温下的半衰期为?

  A.1年?

  B.1.5年?

  C.2年?

  D.2.5年?

  E.3年?

  3.以下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pH可延缓药物水解?

  B.降低温度可延缓药物水解?

  C.药物含量降低50%时间称为半衰期? D.药物制剂的分解反应以一级反应(包

  括伪一级反应)最为常见?

  E.经典恒温法系将药品置室温下连续放置3个月考查其初步稳定性方法

  4.有关药物化学反应半衰期的正确叙述为? A.药物在特定温度下效价下降一半所

  需要的时间?

  B.药物溶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分解10%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在体内消耗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溶解10%所需要的时间?

  5.对用留样观察法测定药剂稳定性的论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A.需定期观察外观性状和质量检测?

  B.样品分别应放置在3~5℃、20~25℃、33~37℃观察和检测?

  C.分光照组和避光组,对比观察和检测?

  D.此法易于找出影响稳定性因素,利于及时改进产品质量?

  E.其结果符合生产和贮存实际,真实可靠?

  6.下列哪个药物最易水解?

  A.亚硝酸乙酯?

  B.阿托品?

  C.穿心莲内酯?

  D.苦杏仁苷?

  E.洋地黄酊?

  7.根据Van′t Hoff经验规则,温度每升

  高10℃,反应速度?

  A.提高2~4倍?

  B.减低2~4倍?

  C.提高4~6倍?

  D.减低4~6倍?

  E.不变?

  8.药物的有效期是指

  A.药物降解到10%所需的时间

  B.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

  C.药物溶出10%所需的时间

  D.药物吸收10%所需的时间

  E.药物消除10%所需的时间

  9.可预测药剂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的试验是?

  A.常规试验?

  B.留样观察?

  C.长期试验?

  D.光照试验?

  E.经典恒温试验

  10.根据Arrhenius方程以1gK对1 /T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

  A.-E/(2.303R)

  B.-k/(2.303R)

  C.-E/(2.303T)

  D.-k/(2.303T)

  E.-E/(2.303RT)

  11.经典恒温法的实验原理是基于?

  A.物理动力学理论?

  B.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C.霍夫曼动力学理论?

  D.药物动力学理论?

  E.化学动力学理论?

  12.零级速率常数的单位为

  A.[浓渡]·[时间]

  B.[浓度] -1

  C.[浓度]·[时间]-1

  D.[时间]·[浓度]-1

  E.[时间]-1

  13.酯类药物最易产生的降解反应是

  A、氧化

  B、还原

  C、水解

  D、脱酸

  E、异构化

  14.经典恒温法预测药物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

  A.以药物浓度或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可判断反应级数

  B.以1gC对t作图得一直线,则为零级反应

  C.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4倍

  D.根据Arrhenius方程以1gK对1 /T作图得一直线,可计算出活化能E

  E.由1gK-1/T直线,取1/T 为1/298,可求K25℃并预测室温下有效期

15.关于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

  A.许多酯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在多数在碱性溶液中更不稳定

  B.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将降低药物分解速度,加入乙醇可防水解

  C.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稳定性增加

  D.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抗氧化作用

  E.药物的吸湿,取决其临界相对湿度(CRH)的大小

  16.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苷类在稀酸可酶的作用下易水解

  B.酰胺类一般比酯类易水解

  C.不需要其他氧化剂参与,仅需少量氧在室温下即能自发引起的反应称“自氧化应反”

  D.含水量高或制剂易吸湿,则其中易水解的药物加速水解

  E.光线可加速药物的氧化、水解等

  17.关于新药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A.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应采用3批中试以上规模样品进行,包装材料和封装条件应与拟上市包装一致

  B.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基础研究及临床验证所使用的一致

  C.影响因素试验可采用一批小试规模样品进行

  D.考察项目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等几个方面

  E.各种剂型在统一固定的温度、湿度、

  光照等条件下进行

  18.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原料置适宜的密封容器

  B.疏松原料药摊成≤10 mm厚的薄层

  C.一般原料药摊成≤5mm厚的薄层

  D.对于固体制剂产品,采用除去内包装的最小制剂单位,分散为单层

  E.影响因素试验一般包括高温、高湿、强光照射试验

  【B型题】

  [1~4]?

  A.吸潮?

  B.晶型转变?

  C.水解?

  D.氧化?

  E.风化?

  1.酯类药物易?

  2.具有酚羟基的药物易?

  3.苷类药物易?

  4.中药干浸膏粉易?

  [5~8]

  A.0.1054/k

  B.0.693/k

  C.药物降解50%所需的时间

  D.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

  E.药物降解90%所需的时间

  5.药物的有效期是指

  6.药物的半衰期是指

  7.药物半衰期与反应速度常数k的关系

  8.药物有效期与反应速度常数k的关系

  [9~11]

  A.伪一级反应

  B.零级反应

  C.一级反应

  D.二级反应

  E. A和C

  9.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一次方成正比是

  10.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反应称

  11.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二次方成正比是

  [12~16]

  A.可不要求相对湿度

  B.25%±2℃、RH60%±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C.30±2℃,RH65%±5%条件下进行试验

  D.40℃±2℃、RH75%±5%条件下进行试验

  E.40℃、RH20%±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关于制剂的加速试验:

  12.若供试品按一般制剂条件试验,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或发生显著变化,则在

  13.对温度特别敏感药物制剂其加速试验可

  14.膏药、胶剂、软膏剂、凝胶剂、眼膏剂、栓剂、气雾剂等宜直接采用

  15.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的药物制剂如塑料袋装溶液等,则应在

  16.对采用不可透过性包装的液体制剂,如合剂、注射液等的稳定性研究

  [17~20]

  A.防止吸潮

  B.延缓水解

  C.防止氧化

  D.增加光敏感药物稳定性

  E.降低反应速度

  17.充惰性气体可以

  18.将溶剂由水换为乙醇可以

  19.浸膏片用疏水性材料包衣可以

  20.采用棕色瓶包装可以

  [21~24]

  A.延缓水解的

  B.防止药物氧化

  C.制备稳定的衍生物的方法

  D.改进药物剂型的方法

  E.改进生产工艺的方法

  21.药物制成盐类、酯类、酰胺类属于

  22.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属于

  23.调节pH、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属于

  24.降低温度、避光、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控制微量金属离子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