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
,,,0.0.0.0
91720,217,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首次从木樨科植物油橄榄(Olea europaea,习称齐墩果)的叶子中分得,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如在青叶胆全草、女贞果实等中以游离形式存在,但大多数与糖结合成苷存在。齐墩果酸经动物试验证实有降转氨酶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对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疗效。
熊果酸(ursolic acid),在植物界分布较广,如在熊果叶、栀子果实、女贞叶、车前草、白花蛇舌草、石榴的叶和果实等中均有存在。该成分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酵母菌有抑制活性,能明显降低大鼠的正常体温,并有安定作用。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许多中药材中含量较高,因此,经常作为一些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如:马鞭草、木瓜、枇杷叶和翼首草均以该两种化合物为质量控制成分。,,,0.0.0.0
917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