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
,,,0.0.0.0
91703,217,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凉,具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等功效。全草含挥发油l%以上,其油(薄荷素油)和脑(薄荷醇)为芳香药、调味品及驱风药,并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和食品工业。我国是薄荷生产大国,薄荷制品薄荷脑及素油还出口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薄荷在我国各省区多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一)薄荷的主要化学成分
(二)薄荷醇的提取分离
(三)临床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薄荷中主要挥发油成分薄荷油及其成分在一定摄入量范围内对人是安全的,但据临床报道,人过量服用薄荷油可产生多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薄荷超量服用后不良反应主要可引起中枢麻痹,表现为恶心、呕吐、眩晕、眼花、大汗、腹痛、腹泻、口渴、四肢麻木、血压下降、心率缓慢、昏迷等。,,,0.0.0.0
91704,217,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acaulis Val)、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
(一)莪术的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二)莪术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
(三)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0.0.0.0
91705,217,(1)皂苷分子量较大,不易结晶,大多为无色或乳白色无定形粉末,仅少数为结晶体,如常春藤皂苷为针状结晶,而皂苷元大多能形成较好的结晶。
(2)皂苷多数具有苦而辛辣味,其粉末对人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鼻内黏膜尤其敏感,但也有例外,如甘草皂苷有显著的甜味,且对黏膜刺激性较弱。
(3)皂苷大多具有吸湿性,应干燥保存。
(4)多数三萜皂苷都呈酸性,但也有例外,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则呈中性。酸性皂苷分子中所带有的羧基有的在皂苷元部分,有的在糖醛酸部分,在植物体内常与金属离子如钾、镁、钙等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而大多数甾体皂苷呈中性。,,,0.0.0.0
91706,217,大多数皂苷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热甲醇和乙醇等极性较大的溶剂,难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皂苷在含水正丁醇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因此正丁醇常作为提取皂苷的溶剂。次级苷由于糖数目的减少极性降低,在水中溶解度减少,易溶于醇、丙酮、乙酸乙酯等。皂苷元则难溶于水而易溶于石油醚、苯、乙醚、三氯甲烷等低极性溶剂。皂苷有助溶性能,可促进其他成分在水中的溶解。,,,0.0.0.0
91707,217,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荡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缘故。皂苷的表面活性与其分子内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结构的比例有关,利用表面活性的性质,可用发泡实验初步判断皂苷类成分的有无。具体的步骤是:取l9中药粉末加水l0ml,煮沸10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强力振荡,产生持久性的泡沫(15分钟以上)即呈阳性,含蛋白质和黏液质的水溶液虽也能产生泡沫,但不能持久,很快就消失,据此可判断该中药中是否含有皂苷类化合物。,,,0.0.0.0
91708,217,皂苷的水溶液大多能破坏红细胞,产生溶血现象。因此在制备中药注射剂时必须对其溶血性进行考察,但口服无溶血作用,可能与其在胃肠道不被吸收或被破坏有关。各类皂苷的溶血强度是不同的。可用溶血指数来表示,溶血指数是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溶血浓度,例如甘草皂苷的溶血指数为1:4000。从一药材浸液及其提纯皂苷溶液的溶血指数,可以推算出样品中所含皂苷的粗略含量。
皂苷之所以能溶血是因为多数皂苷能与红细胞壁上的胆固醇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破坏红细胞的渗透性,导致胞内渗透压增加而崩解。但并不是所有的皂苷都有溶血现象,这种现象与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例如人参总皂苷没有溶血现象,但是经过分离后的以人参三醇及齐墩果酸为苷元的人参皂苷却有显著的溶血作用,而以人参二醇为苷元的人参皂苷则有抗溶血作用。皂苷的溶血活性还和糖部分有关,单糖链皂苷作用显著,某些双糖链皂苷则无溶血作用,但经酶转化成单糖链皂苷后便有了溶血作用。,,,0.0.0.0
91709,217,皂苷常在熔融前就已经分解,因此无明显的熔点,一般测的都是分解点。皂苷元的熔点随分子中的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升高。测定旋光度对判断皂苷的结构有重要意义,如甾体皂苷及其皂苷元的旋光度几乎都是左旋,旋光度还与双键有密切的关系,不饱和的皂苷元或乙酰化物均较相应的饱和化合物更趋向于左旋。,,,0.0.0.0
91710,217,利用化学反应检识皂苷,虽然灵敏度较高,但专属性较差。通常应用的显色反应有以下几种。
1.Liebermann反应样品溶于乙酐中,加入一滴浓硫酸,呈黄→红→蓝→紫。绿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醋酐一浓硫酸(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将样品溶于醋酐中,加入浓硫酸一醋酐(1:20)数滴,呈色同上。此反应可以区分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前者最后呈红或紫色,后者最终呈蓝绿色。
3.三氯乙酸反应将含甾体皂苷样品的三氯甲烷溶液滴在滤纸上,加三氯乙酸试液一滴,加热至60℃,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在同样条件下三萜皂苷必须加热至l00℃才能显色,也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可用于纸层析。
4.三氯甲烷一浓硫酸反应样品溶于三氯甲烷后加入浓硫酸,在三氯甲烷层呈现红色或蓝色,硫酸层有绿色的荧光。
5.五氯化锑反应将皂苷样品溶于三氯甲烷或醇后,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不应含乙醇和水),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或灰紫色斑点。
6.芳香醛一硫酸或高氯酸反应在使用芳香醛为显色剂的反应中,以香草醛最为普遍,其显色灵敏,常作为甾体皂苷的显色剂。除香草醛外,尚可应用的还有对一二甲氨基苯甲醛。,,,0.0.0.0
91711,217,"皂苷苷键的裂解,通常可采用一般苷类化合物苷键裂解的方法,如酸催化水解、氧化水解和酶解等。由于苷键所含的糖一般为a一羟基糖,水解所需的条件较为剧烈,一些皂苷元往往会发生脱水、环合、双键移位、取代基移位和构型转化等变化,生成人工产物,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麻烦。
因此常需要选用比较温和的水解方法,如光分解法、Smith氧化降解法、酶解法或土壤微生物淘汰培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