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文章内容

发热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2 08:50浏览:

 一、概述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华氏98.6。F)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其中以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而在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如直肠温度平均值为37.5℃,口腔温度比直肠低0.3~0.5℃,而腋窝下的温度又比口腔低0.3—0.5C。体温在一日内也会发生一定的波动,如一般在清晨2~6时体温最低,7~9时逐渐上升,下午4~7时最高,继而下降,昼夜温差不会超过l℃。体温在性别、年龄方面也略有不同,如女性略高于男性,新生儿略高于儿童,青年人略高于老年人,而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而体温相对较低。此外,体温也受到肌肉活动、精神紧张、进食等因素的影响。体温受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地进行氧化代谢,并不断的产热;同时体热也通过散热途径(皮肤、血管、汗腺)散发到外界环境中,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使体温在一日内保持相对恒定。
  发热(发烧)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二、临床表现
  发热的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O.5~1d,持续热为3~6d。
  三、药物治疗
  对发热基本上为对症治疗,服用药物将体温降至正常。《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收录的解热镇痛药活性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贝诺酯等。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