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药品生产企业为打击假冒药品,在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上印制了防伪标志。通过对这些防伪标志的了解,我们可以快速鉴别药品的真伪。
1.欧意(2001年10月后出厂的产品)
真品小包装上覆盖有一层全息防伪复合膜,上面印有“做好药为中国“和“OE”字样、石药集团标徽及防伪底纹图案,在灯光下转动可见多种色彩变化,膜上各种图案用水、油擦拭不掉;说明书系防伪水印纸印制而成,对光可见“石药集团”字样及商标。伪品小包装盒无全息防伪复合膜或特征不明显,图案用水、油擦拭即掉;说明书用普通纸印制,对光无上述防伪字样、图案,色彩无变化。
2.曲美
正品小包装盒上有防伪标志,揭开标志可见防伪专属数码,拨打电话号码16840315,输入数码,语音提示为正品。伪品小包装盒上一般无防伪标志,或有标志但拨打声讯电话,输入数码后语音提示为“伪品”。
3.三金牌妇科调经片
正品小包装盒上有光化浮雕防伪标志,标志中心的圆形图案用光化浮雕技术制成,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移动标志可见钻石般金属光泽围绕圆盘旋转;标志下部有一排镂空的“三金”字样。伪品小包装盒上无光化浮雕防伪标志。
4.三金片
小包装盒覆盖一层全息防伪复合膜,膜上印有“三金片”字样、“三金”徽标及防伪底纹图案,移动小盒,可见环形图案呈收放状变化,徽标由中心呈现出旋转色泽;膜上各种图案用水或油擦拭不掉。伪品无上述防伪标志,或有标志但用水或油擦拭即掉。
5.吗叮啉、息斯敏、西比林胶囊
这几种药品皆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正品说明书纸质薄而柔韧,机器折叠,折痕清晰,折缝笔直;小包装盒上印制的批号和有效期钢印清晰。伪品说明书纸质厚、偏黄,手工折叠,折痕不直;小包装盒上批号和有效期钢印压痕不明显。
另外,“三九”牌系列药品的真品说明书用防伪水印纸印刷,对光透视可见999"及“三九集团”字样。伪品无此防伪标志。
来源,,,0.0.0.0
90487,217,假药劣药竟出名店 普通人参卖出天价
由于野山参与人工栽培参之间巨大的价格差,今天我们不难看到的是,在药品市场中,人参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标签、说明标识失实,特别是以生晒参、移山参假冒生晒山参、野山人参、野山参等情况相当严重。此类现象,前不久,就在北京一家著名的老字号药店里也发现了。
东北的姜先生从小跟随父亲在山里采挖人参,并在长白山参茸药材产区多年专业从事参茸业务工作,凭自己对野山参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一眼就发现京城的这家老字号药店,几年来公开以巨额高价出售的野山参、千年野生灵芝王等是假冒的。这里标价几万乃至几十万的“野山参”不过是价值几十元钱的普通栽培人参。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自2001年起,他多次向国家及地方药监部门进行反映,并将于2001年10月在该药店购到的2支假野山参实物送检。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于2001年11月12日向他出具了《关于“野山参”检验结果的报告》,报告说,“我所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人参项下[性状]规定进行了初检,并转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验,所送样品均系五加科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及根茎”,1号样品“其性状符合生晒参的规定”,2号样品“其性状不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人参项下生晒参、生晒山参的规定”。
对于报告的文字如何理解,记者请教了一位药典会专家。专家指出,“符合生晒参的规定”,可以说明是生晒参(即园参,也就是栽培人参);“不符合生晒参、生晒山参的规定”,可以认为存在质量问题或真假问题。
换句话说,一个药存在质量问题或真假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它是劣药或假药。
无独有偶,2002年,又一消费者王军持在该老字号另一药店花13000元购买的一支“野山生晒参”,到北京市药监局进行投诉。北京市药品检验所2003年1月29日向他出具的《关于“野山人参”检验结果报告》结论是这样的:“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人参项下[性状]规定进行了检验,结果其性状不符合人参项下生晒参、生晒山参的规定。”说明也是劣药或假药。
鉴于检验的结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8月5日对姜先生举报这个老字号所属3家门店出售的假野山灵芝、假生晒山参等药品情况,做出正式答复:“我局已责成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对相关药品进行了检验,上述野山灵芝、生晒山参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上述生晒山参经检验不是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生晒山参,野山灵芝不是灵芝。我局已责成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述药店销售的野山灵芝按假药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对生晒山参按劣药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在最令人信服的老字号里出现这类现象,应该说是触目惊心。
对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国家主管部门的态度是严肃的。
为加强对该类产品的治理整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8月6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对人参产品进行专项检查抽验的通知》,决定自2003年8月20日至2003年9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参产品的专项检查抽验。检查抽验的重点为,标识为生晒山参、野山人参、野山参等,一律按国家药典标准人参项下生晒山参的规定进行检验。检查抽验重点地区为,人参产品产地、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人参产品主要销售地区、零售药店等。要求各地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辖区内生产、销售人参产品的相关情况及特点,及时研究制定专项检查和抽验的具体措施,并认真实施。对检查抽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依法查处。通过专项检查和抽验,使制售假劣人参产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野山参假冒伪劣花样翻新 买主防不胜防难辨真伪
野山参的应用据史书记载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而栽培人参的历史只不过400年的历史。
那么为什么有人要拿栽培人参冒充野山参呢?这一切都是因为野山参太难得了。
据专家介绍,野山参生长于原始森林肥厚的腐殖土中,逢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可生长百年以上。其种子靠风、水、鸟、兽自然传播,萌发率很低。在缓慢的生长过程中,山参要经受冰冻、暴雨、病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还要经常遭遇虫嚼鼠咬、兽吃畜踏,历尽磨难,可谓“九死一生”。加上人类的滥采乱挖,使得野山参日趋罕见而名贵。目前只有中国、俄罗斯、朝鲜出产。古时我国人参产地有着广阔的地域,西至上党(今山西南部),东到辽东(今辽宁西部)。随着大量采挖和森林的破坏,人参的主要产区已迁移至东北长白山南部山脉。清末民初,大量移民涌入东北,人口骤增,采参人倍增,野山人参产量锐减,只能以千斤计。到了20世纪80年代,野山参产量也就只有150千克左右。至于现在的年产量,据采参人估计,应该在200~300棵左右。
野山参生长年限最少也要30年以上,而栽培人参生长年限最长不过20年。野山参由于常年累月吸收风霜雨露日月精华,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它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我们至今也没有完全认识清楚的。因而,野山参贵为珍品,古时只有皇帝内宫、达官贵人才能享用。
珍贵的东西便难防假冒。早在东汉时就有了以假乱真的记载。此后历代假冒伪劣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让买主防不胜防,难辨真伪。有用荠尼、沙参伪充人参的,有用党参冒充人参的。
据著名的人参专家方土福介绍,清代时流行一种“秧参”,采参者将不足重量的野生小参集中移植适当地方,加以看护,待重量够时挖出。这种参习称“移山参”。“秧参”之苗确为野山所生,而后期为人工所移,重量急骤倍增,但较之野山参功力浅薄,医家贬之为“充参”。
再到近代,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连野山所生小秧参都难找了,移山参栽培业萎缩,逐渐兴起人参的人工栽培活动,设法采种催芽播种,发展成林下籽趴、林下秧趴、参园籽趴、参园秧趴,在东北人参市场则明确以“趴货”论价交易。
时至今日,趴货多数假名“移山参”出现,更有胆大妄为的逐利者,堂而皇之冠以野山参名目,泰然陈列于宾馆、机场应市。当今已成为充参中的主角。
更有甚者,还有一种被业内人士贬斥为“工艺参”的人参。所谓“工艺参”,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在加工作坊里拼凑成的“野山参”。这种参也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的是用野山参中的破烂货经接须换芦做出来的,一般肉眼难以看出破绽。价格卖到几万到几十万。中、低档货均用圆参粘接加工而成,论斤批发,三五百至一二千元不等,零售可卖几十元、几百元,甚至几千、几万元一支。这种“野山参”常出现在国内某些药店、保健品市场,或豪华商场、宾馆、机场,以及香港、东南亚市场。据说东北有一山村,家家成作坊,户户齐接货,年产量以万斤计。
不知大家还记得否,五年前,在北京燕沙商场曾展出过一支100多克的大山参,号称“参王”,标价180多万。由于“参王”就是经京城一权威参茸专家鉴定过的,可信度大增,曾轰动一时。于是被香港人万先生于1998年8月委托他人以108万元买走。谁知,这支参就是一支“工艺参”。结果这枝“参王”一见水就现了原形:参须纷纷落下——这都是粘上去的。万先生起诉到了法院,要求以双倍退还货款。2000年8月14日北京高院做出终审判决:燕沙商城退给顾客人参款108万元。当天报纸以《北京燕沙败诉,天价人参退款百万》为题进行了披露。
这可谓造假“野山参”的极至了。
野山参的鉴别与价格
人参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目前研究人员已从人参根中分离出了十多种皂苷,并发现其中人参皂苷Rg2、Rb1、Rc、Ro的含量,野山参都是数倍于栽培人参,而这些正是解决心肌供氧不足,防止心肌梗死,有强心作用,可抢救心源性和失血性休克,有促智作用,可抗老年痴呆症的重要成分。此外,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锶、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是野山参明显高于栽培人参。并且野山参年限越长,含量则越高。这就从科学上对野山参与栽陪参做了区别。但由于野山参价昂而不易得,所以对野山参的研究较之栽培人参就少之又少了,也使得野山参神奇药用成分的奥秘至今尚未得到全面的诠释。
又由于对野山参的鉴别不允许搞破坏性实验,即使现在已有较为先进、发达的各种现代科学仪器与技术,但很难发挥其作用。通过X光透视检查、断层扫描,也只能检验其是否“工艺山参”,山参主根是否穿入铁钉、铅丝、铜线等。如今鉴别野山参真伪、判断年龄长短、山参类别品位,还主要是靠感官经验鉴别。而传统的感官经验鉴别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在东北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此特征野山参。”这首歌谣所说的芦、艼、体、纹、须,是行业术语,也是鉴别野山参的基本点,即要“五形俱美”。有经验的人参专家指出,野山参自然生长,千姿百态,真正完全符合五形皆美标准的当属凤毛麟角,多数野山参只具备其中一二形特征,能具备三形的较少,应属佳品;若能具备四形,市场罕见,精品无疑;偶尔遇到“五形俱美”的绝品,真是万幸。所以在实际当中,仅凭这点儿“五形”的常识还会感到不得要领而束手无措。而在东北林区放山老药工中世代相传的另一首歌谣可称是“武林秘籍”:“山参形态显玲珑,马牙芦碗短横体,肩纹紧密细结皮,支腿清稀珍珠须。”歌谣言简意赅,指点了检验山参的秘诀,即玲珑横灵体、紧皮细纹等山参的体态,是检验的重点,是纲领,是关键,是本质性特征。这些特征是栽培人参(包括林下籽货,即林下人工撒籽、原地生长的;圆参趴货,即人工育苗、移栽的)均不具备的。
目前在行业内还有一个可用于鉴别的国家标准,就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0年发布的《野山参分等质量》(GB/T18765-2000)。在这个文件中,包括了野山参的分等、定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藏等内容。并指出,该标准适用于野山参的采收、加工、等级分类及鉴定、收购和经营。
《野山参分等质量》中术语和定义项下指出,野山参即指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下的野生人参,生晒野山参指刷洗后烘干或晒干的野山参;此外还对野山参的各种芦、艼、体及纹、腿、须、珍珠点都作了具体规定。在基本要求项下规定,鲜、生晒野山参任何部位不得粘接,体内无异物,体不得做纹;并规定了野山参的规格、等级要求。
所以,鉴定野山参确实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学问。一位在药行干了几十年、目前仍在某旅游药店工作的老药师告诉记者,在他接洽的业务中遇到的野山参来货,有20%~30%都是加工的。他说,一旦看“走了眼”(行话),将会给经营者和消费者造成严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保证不了用药的“安全有效”。
以上说明,野山参虽说鉴定不易,但还是能做出准确鉴定的。开头我们提到的姜先生就是一眼看出老字号卖的不是真货的。难就难在买人参的消费者,吃一辈子人参也难以鉴别这东西。只好靠商家的信誉了。
真正的野山参因稀少而价格昂贵,市场上都是以单支品评论价,单支的完整性是审定价格的依据之一。折芦断须就要降低品位,价格骤降。而体形好的野山参价格就不好说了。有句俗话说,“黄金有价参无价”。从事人参经营几十年的李先生这样告诉记者。一般情况,批发价分8等,特等的1万/克,在100克以上。一等的,在25克以上。10~20克左右的小野山参,卖几千到1万,30~40克左右的大野山参,卖20万左右,最高的30~40万。标野山参卖的,盒里都配有野山参的照片,有签字、盖章的证书,有的还带铅封,标重量(按克卖或按支卖)、价格(总价)、产地、鉴定者。而普通人参,比如最好的,要算是新开河人参,规格跟野山参不同,是按(多少)支,如16支的(最大的),一斤(小两,约625克)卖2000~3000元。
由此可见,野山参与普通的人工栽培人参是多么的不同,价格又是多么的悬殊。,,,0.0.0.0
90488,217,体形完整端正。这可以说明海参的新鲜程度和品质质量。不完整的海参往往是商贩将腐败部分去除后剩下的,体形歪曲干瘪则说明此海参捕捞已久。 够干。海参价格昂贵,因而水分含量越低越实惠,而且水分含量过高也不利于海参的保存和保质。结实而有光泽。结实、有光泽,说明海参的营养丰富程度。在食物丰盛的海域中生存的海参生长发育成熟,营养物质含量高。大小均匀,腹中无沙。
,,,0.0.0.0
90489,217,2000年版的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淡竹为禾本科草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fun~gracile Bronan)的干燥茎叶。淡竹叶野生干山坡林下及阴湿处,故有“林下竹“之雅名。其根为“碎骨子”,一窠数十须,须上长块根,比较坚硬,有点像麦冬,所以碎骨子又有“竹叶麦冬”、“野麦冬“之称。
淡竹叶入药较晚,明代《本草纲目》始见记载。李时珍称它:甘,寒,无毒。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根:名碎骨子,能堕胎催生。从所画图谱看,基本与药典收载的淡竹叶相吻合。
据查证,在祖国医学史上,另外还有两种被称为淡竹叶的中药。一种是竹叶,另一种是鸭趾草。禾本科多年生常绿竹状乔木或灌木植物淡竹(PhylIostachys ni-Kra Munro Varhenis(Mits)Stapf.ex)的干燥叶片入药最早,《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梁代陶宏景著《名医别录》始称“淡竹叶“。东汉医家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竹叶石膏汤“,《金匮要略》中的“竹叶汤”所用的淡竹叶,以及唐代《小儿药证直决》导赤散中的竹叶均为本品。所以现在很多中药书籍称本品为“竹叶”以区别“淡竹叶”。
在全国很多地区,把一年生草本植物鸭趾草(COlIlIne Lina Communis)的干燥地上部分也称为淡竹叶。鸭趾草最早记载于唐代陈藏器著《本草拾遗》中,它的异名多达50余种。《本草纲目》称它为竹叶菜,鸡舌草,碧竹子片,与淡竹叶并列在一起,所画图谱也比较相似。现在以鸭趾草为中药名应用,与淡竹叶很容易区别。
淡竹叶是一味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的良药,对治疗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牙龈肿痛,小便赤涩淋痛,颇有效验。
竹叶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作用,可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烦热口渴,热淋及心火移于小肠所致的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等。
鸭趾草具有清热,利尿,解毒作用,用于温病初起或气分实证以及热淋小便涩痛或水肿有热者。因有解毒作用,所以对咽喉肿痛、痛肿疮毒、毒蛇咬伤均有较好疗效,这也是较淡竹叶和竹叶优越的地方。
由此可见,三种被称为淡竹叶的中药功用有所相似,但毕竟不是同一中药,应注意区分。,,,0.0.0.0
90490,217,复旦大学药学院的科研人员,用性状鉴别、扫描电镜和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及其近缘种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进行生药性状、种子表面微形态和薄层鉴别,为鉴别这几种药材提供了依据。
中药南五味子为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研究表明,不同产地的华中五味子果实所含木脂素成分有较大差异,并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同属植物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等干燥果实在民间也作药用,且这几种植物的干燥果实与华中五味子果实外形相似,不易区分。因此造成南五味子药材来源混杂不清、质量参差不齐。
研究人员发现,可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将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为3个类型。绿叶五味子和翼梗五味子种皮表面具瘤状凸起属Ⅲ型;产于湖南衡山、甘肃小陇山和山西阳城的华中五味子种皮表面有微凸和细皱纹,在种子侧面、腹面和背面的外侧常有乳头状凸起,放大倍数为x200和x500时,细胞壁外凸呈疣状,无次级纹饰,种子属Ⅱ型;产于陕西留坝、平利和河南栾川的华中五味子及红花五味子种皮表面较平滑,有细皱或微有凸起。放大倍数为x200和x500时,细胞壁突起呈疣状而且在种皮表面的一些区域有次级纹饰,属于I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酯甲的薄层定性表明产于陕西平利、河南栾川、山西阳城、湖南衡山的华中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实中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肃小陇山、陕西留坝产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检测不到这两种成分。研究人员建议,这两个产地的华中五味子不宜作为南五味子入药。
研究人员认为,薄层色谱法不仅可以用于鉴别不同产地的华中五味子果实和绿叶五味子、红花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果实,而且对其有效成分含量可以做出初步的判别。因此通过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法结果可以鉴别出以前认为较难鉴别的南五味子药材。
,,,0.0.0.0
90491,217,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熬浓缩而成的干燥胶块。呈长方形或方形胶块,黑褐色,有光泽,光透视显琥珀色半透明状。质硬而脆,断面光亮,气味微甘。取本品少许加沸水约3倍搅拌10~60分钟溶解,溶液呈透明的红茶色,清而不浊。冷却后,液面可见少数油滴,放置不凝结,微带腥气。
猪皮胶又称新胶,系猪皮熬制而成,呈方块状,表面呈棕褐色,对光透视不透明,断面不光亮。取本品少许加入沸水溶解,水溶液呈棕褐色,混浊不透明,冷却后表面有一层脂肪油,有强烈的肉皮汤味,味微甜,功效同阿胶。
鹿角胶为鹿角经水煎熬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呈扁方块,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有的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质脆,易碎,断面光亮。取本品少许加入3倍沸水,2~5分钟可溶解,溶液呈浅红色液体,液面有较多油滴。鹿角胶性温,味甘、咸。
,,,0.0.0.0
90492,217,中药材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几年来,药材市场有些品种比较混乱,以假充真、以次充优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确保药材质量,可以根据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能在常光或紫外光灯下产生不同荧光的现象予以鉴定。现将十五种常用中药的荧光鉴别介绍如下:
一、川芎:本品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二、大黄:取本品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蒽醌衍生物),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与土大黄苷等芪类化合物区别)。
三.黄连:根茎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四、浙贝母:取粉末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亮淡绿色荧光。
五.元胡:药材切面或粉末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均有亮黄色荧光。
六、狗脊:(1)取生狗脊折断,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断面显淡紫色荧光。(2)根茎粉末用甲醇回流提取,取滤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亮蓝白色荧光(与各种黑狗脊相区别)。
七、川牛膝:根的断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
八、牛蒡子:取本品粉末少许,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九、石决明:取粉末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杂色鲍壳显苔绿色荧光;皱纹盘鲍壳显橙皮黄色荧光。
十.麻黄: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棕色荧光。
十一.珍珠母:本品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有浅蓝紫色(天然珍珠)或亮黄绿色 (养殖珍珠)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十二、熊胆:取其粉末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白色荧光不应显棕黄色荧光。取0.1g溶于20m17%冰醋酸溶液,紫外光灯下观察不得显淡蓝色乳浊荧光。
十三、秦皮:本品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日光下显蓝色荧光。
十四、常山:取根折断,将断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色荧光,尤以皮部更为明显,其水浸液则显天蓝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荧光加强。
十五、紫菀:取粗粉2g,加乙醚或甲醇10ml,浸渍过夜,过滤。取滤液滴在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紫菀显蓝色荧光斑点;而山紫菀显黄色或淡黄色荧光斑点。
,,,0.0.0.0
90493,21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人员,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秦皮的生药学研究“中,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正确鉴定秦皮及其混淆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秦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的功效。中国2000年版《药典》收载苦枥自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树皮或干皮入药。目前药材市场和民间除这些品种外,尚有秦岭白蜡树、水曲柳、毛白蜡树等3种混淆品也作秦皮入药。研究人员采集上述几种样品,进行了显微、理化特征描述及 HPLC分析,并做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秦皮及3种混淆品均为同属植物,在显微鉴别中区别不明显,只秦岭白蜡树的粉末含有大量的晶纤维及草酸钙方晶,鉴别意义较大。在理化鉴别中,荧光反应显示,宿柱白蜡树是正品,其乙醇提取液在目光下显碧蓝色荧光,在365纳米紫外灯下显亮蓝紫色荧光,其余3种混淆品均无此荧光反应,可将此法作为识别秦皮药材真伪的参考依据之一。另外,HPLC法显示,宿柱白蜡树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含量高,药材质量好,属正品;秦岭白蜡树、毛白蜡树、水曲柳其有效成分含量甚微,质量较差。
研究人员指出,秦皮正品与混淆品在显微、荧光、薄层、HPLC图等方面均有区别,因此,可为正确鉴定秦皮真伪提供保障。
,,,0.0.0.0
90494,217,杜仲是杜仲科落叶乔木杜仲的树皮,四川为主产地。4-5月间,剥取树皮,压平堆放,盖以稻草,经一周许使之发热,则皮色转深,晒干即成。本品不蛀,易保存。用时切碎,或用盐水经微火炒断丝。
杜仲,中医属补阳药,可补肝肾,壮筋骨,安胎。主治:腰脊疼痛,足膝酸楚,阳痿早泄。习惯性流产,高血压症等。
未经细加工的真品杜仲呈板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毫米。外表浅棕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此细丝可拉到l厘米以上的长度,味稍苦。
常见的假杜仲有:杜仲藤、藤杜仲、红杜仲三种。外表、颜色都与真品相似,但内表面的色都不同,且有细纵纹。断面虽都有银白色或白色胶丝,但都稀疏且弹力也不大。其味除藤杜仲也稍涩。“另有假杜仲丝棉木,外表面和内表面色均不同于真品,内表皮还有细纵纹,断面的白色胶丝拉到3毫米即折断,味微甜。
来,,,0.0.0.0
90495,217,艽 横断面显黄白色或金黄色荧光。
渐贝母 粉末显亮淡绿色荧光。
土茯苓 醇浸液水浴煮沸显黄绿色荧光。伪品菝葜显淡蓝绿色荧光,液滴边缘显亮蓝紫色荧光。
郁金 黄丝郁金断面有亮黄色荧光,内皮层呈明显蓝色环状。
元胡 断面及粉末显亮黄色荧光
苏木 水浸液显黄绿色荧光,
高良姜 醇浸液氨熏后加1%三氯化铝溶液显黄绿色荧光。
苏木 水浸液显黄绿色荧光,加碱显蓝色荧光,再加酸显黄绿色荧光。
黄柏 断面显亮黄色荧光。
秦皮 水浸液目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香加皮 水或醇浸液显紫色荧光。加酸荧光不变,加碱显黄绿色荧光。五加皮无此反应。
马兜铃 醇浸液显黄绿色荧光。
珍珠 显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人造珍珠则无此特征。
熊胆 细粉显黄白色荧光。
,,,0.0.0.0
90496,217,由于桔梗和沙参开的花都是蓝色,且形态近似,常常不易区分。
桔梗: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株光滑,有乳汁。根肥大肉质,长圆锥形,外皮黄褐色。茎直立,上部稍分枝。叶近无柄。茎中下部的叶常对生或3~4片轮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1~2.5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的锐锯齿,茎上部叶互生,较窄。花蓝色,单生茎枝之顶或数朵集成疏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5,长为花冠的1/3,宿存。花冠阔钟状,鲜蓝紫色或蓝白色,大形,直径2.5~5厘米,裂片5,三角形,深裂至花冠中部;雄蕊5,花丝颇短;子房5室,花柱长,柱头5裂,反卷。蒴果,卵锥形,顶部盖裂为5瓣;种子多数。
沙参:常见的有两种。即四叶沙参和杏叶沙参。
四叶沙参(又叫轮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主根粗肥,长圆锥形,顶端有芦头。茎常单生,偶丛生,不分枝,无毛。基生叶成丛,卵形或长椭圆形。茎生叶常4片轮生,偶有5~6片轮生,卵形、披针形或条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粗细锯齿。圆锥状花序,花冠蓝色,窄钟形,长约1厘米,先端5浅裂,雄蕊5,雌蕊1,花柱细长,突出花冠外,柱头2裂。蒴果,球形稍扁,孔裂;种子多数。
杏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白色细毛。主根粗肥,细长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分枝。茎生叶有长柄,叶片广卵形;基生叶互生,有短柄或无柄;叶片卵形或窄卵形,长3~7厘米,愈向上部叶愈窄小,边缘有粗细不等的锯齿。总状花序顶生,窄长;花冠蓝色,钟形,长2厘米,宽相近。蒴果,近球形。
,,,0.0.0.0
90497,217,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反应,但下列两种特征反应可用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鉴别。
1.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 属于仲胺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产生棕色沉淀。属于叔胺的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和属于伯胺的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不反应。
2.铜络盐反应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水溶液加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呈蓝紫色 ,,,0.0.0.0
90498,217, (一)溶剂法
多数情况下采用此法,该法是选择适当的溶剂将中药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常用方法为:
1.煎煮法
该法特点是:
(1)可以明火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溶剂只能用水;
(3)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含淀粉多的中药不宜用。
2.浸渍法
该法特点是: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2)适用于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提取;
(3)提取效率低;
(4)水提液容易霉变。
利用溶剂法提取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相似相溶,相似指的是极性相似,即所选溶剂的极性要与所提取成分的极性相似。常见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是:
水>乙醇、甲醇、丙酮>丁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环己烷>石油醚
从中药中提取活性成分时,由于存在多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增溶作用,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很难用固定的模式进行提取,通常须根据提取要求、目的成分及杂质的性质差别以及溶剂的溶解能力来确定。
(二)水蒸气蒸馏法
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成分应具备3个特点:挥发性,热稳定性,水不溶性。
(三)升华法
用于提取具升华性的成分,如樟脑、咖啡因等。 ,,,0.0.0.0
90499,217,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水或稀醇中能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这些试剂称为生物碱沉淀试剂。
1.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
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酸类等。常见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等。
2.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
(1)反应环境
生物碱沉淀的反应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2)净化处理
共存的蛋白质、多肽、鞣质等成分,这些物质也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的反应。为了避免其干扰,可将酸水液经碱化后用氯仿萃取,除去水溶性干扰成分,然后用酸水从氯仿中萃取出生物碱,以此酸水液进行沉淀反应。
3.生物碱沉淀反应阳性结果的判断
(1)阳性结果判断
一般需选用三种以上的沉淀试剂进行反应,如果均有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可判断为阳性结果。
(2)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少数生物碱不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如麻黄碱、咖啡碱与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不能发生沉淀反应。
②中药中有些非生物碱类物质也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的应,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鞣质等。
4.生物碱沉淀反应的应用
(1)检识反应
(2)指导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3)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4)薄层或纸层色谱的显色剂
来,,,0.0.0.0
90500,217, 生物碱的分类方法主要有3种,按植物来源、生源途径和基本母核的结构类型分类。
按基本母核类型分类:
一、吡啶类生物碱
(一)简单吡啶类 此类生物碱结构简单,很多呈液态。
代表化合物物有:槟榔碱,槟榔次碱,烟碱。
(二)双稠哌啶类 代表物有:苦参碱
二、莨菪烷类生物碱
此类生物碱由莨菪烷衍生的氨基醇和不同有机酸缩合成酯。代表物有:莨菪碱、古柯碱等。
三、异喹啉类生物碱
(一)简单异喹啉类
(二)苄基异喹啉类
1.1-苄基异喹啉类 代表物有:罂粟碱、厚朴碱
2.双苄基异喹啉类 代表物有:汉防已碱
3.原小檗碱类 代表物有:小檗碱、延胡索乙素
4.吗啡烷类 代表物有:吗啡、可待因
四、吲哚类生物碱
代表物有:吴茱萸碱、马钱子碱、士的宁、长春碱、长春新碱、利血平。
五、有机胺类生物碱
代表物有: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 ,,,0.0.0.0
90501,217, 一、洋金花中莨菪烷类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旋光性
这些生物碱除阿托品无旋光活性外,其他生物碱均具有左旋的旋光活性。
2.碱性
东莨菪碱和樟柳碱由于立体效应的影响,碱性较弱;莨菪碱无立体效应障碍,碱性较强;山莨菪碱分子中6位羟基的立体效应的影响较东莨菪碱小,故其碱性介于莨菪碱和东莨菪碱之间。
3.溶解性
莨菪碱(或阿托品)亲脂性较强。易溶于乙醇、氯仿,可溶于四氯化碳、苯,难溶于水。东莨蓉碱有较强的亲水性,可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等溶剂,难溶于苯、四氯化碳等强亲脂性溶剂。樟柳碱的溶解性与东莨菪碱相似,也具较强的亲水性。山莨菪碱由于多一个羟基,亲脂性较莨菪碱弱能溶于水和乙醇。
二、莨菪烷类生物碱的鉴别反应
这类生物碱具有一般生物碱的通性,能与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
l.氯化汞沉淀反应
莨菪碱(或阿托品)加热后沉淀变为红色。东莨菪碱则与氯化汞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这是因为莨菪碱的碱性较强。加热时能使氯化汞转变成氧化汞(砖红色)而东莨菪碱的碱性较弱,与氯化汞反应只能生成白色的分子复盐沉淀。
2.Vitali反应
莨菪碱(或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莨菪烷类生物碱可发生Vitali反应,用发烟硝酸处理后,再与苛性碱醇溶液反应,显深紫色。樟柳碱为负反应。
3.过碘酸氧化乙酰丙酮缩合反应
樟柳碱可发生该反应显黄色,其余不反应。 ,,,0.0.0.0
90502,217, (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结晶及重结晶方法
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有:
a.晶型均一,色泽均匀医。学教育网原创。
b.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溶距,熔距应在2℃以内。
c.TLC或PC分别用三种以上溶剂系统检识,呈现单一圆整斑点。
d.HPLC或GC检查呈现单峰。
(2)沉淀法
水提醇沉法(除去多糖或蛋白质)
醇提水沉法(除去树脂或叶绿素)
醇提乙醚沉淀或丙酮沉淀法(使皂甙沉淀析出)
(3)pH法
酸提碱沉法(使生物碱类成分沉淀)
碱提酸沉法(使黄酮、蒽醌等成分沉淀)
等电点法(使蛋白质沉淀)
(4)盐类沉淀法: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1.液-液萃取与分配系数K值
2.分离难易与分离因子β
3.分配比与pH
4.纸色谱
5.分配柱色谱
(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1.物理吸附基本规律—相似者易于吸附
(1)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故极性强的溶质将被优先吸附。
(2)溶剂极性越弱,则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能力越强。溶剂极性增强,则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能力减弱。
(3)溶质即使被硅胶、氧化铝吸附,但加入极性较强的溶剂时,又可被后者置换洗脱出来。
活性炭因为是非极性吸附剂,故与硅胶、氧化铝相反。
2.极性及其强弱判断
(1)官能团的极性强弱按下列表达顺序排列:
RCOOH > Ar-OH >>、RNHR > RC=O > R-O-R > RH(2)化合物的极性由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决定。
3.吸附色谱法应用
(1)硅胶、氧化铝吸附柱色谱过程中,吸附剂的用量一般为样品量的30-60倍。样品极性较小、难以分离者,吸附剂用量可适当提高至样品量的100-200倍。
(2)硅胶、氧化铝吸附柱色谱,应尽可能选用极性小的溶剂装柱和溶解样品,以利于样品在吸附剂柱上形成狭窄的原始谱带。
(3)洗脱所用溶剂的极性宜逐步增加。
(4)为避免发生化学吸附,酸性物质宜用硅胶,碱性物质则宜用氧化铝进行分离。
4.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1)聚酰胺的性质及吸附原理
① 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吸附能力越强。
② 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易形成分于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相对减弱。
③ 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
一般情况下,各种溶剂在聚酸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可大致排列成下列顺序;水→甲醇→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2)聚酰胺色谱的应用
5.大孔吸附树脂
(1)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
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子材料。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分子筛性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的。
(2)影响吸附的因素
大孔吸附树脂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是影响吸附的3个重要因素。
(3)大孔吸附树脂的应用
苷与糖类的分离,生物碱的精制,多糖、黄酮、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
(4)洗脱液的选择
洗脱液可使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物质分子大小不同的化合物可用透析法、凝胶过滤法、超滤法、超速离心法等分离。
1.凝胶过滤法
凝胶的种类:常用的有葡聚糖凝胶(Sepadex-G)以及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
2.膜过滤法
膜过滤法主要包括渗透、反渗透、超滤、电渗析、透析、液膜技术等。透析法多用于水溶性的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如蛋白质、酶、多糖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医学教育,网原创按照孔径大小,可将透析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米膜。
(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阳离子(强酸型和弱酸型)交换树脂和阴离子(强碱型和弱碱型)交换树脂。,,,0.0.0.0
90503,217,1、分配柱色谱:载体主要有硅胶、硅藻土及纤维素粉等。
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化合物时,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溶液 等,流动相则用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极性有机溶剂,称之为正相色谱:
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时,固定相可用石蜡油,流动相 用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溶剂,称为反相分配色谱。
2、吸附色谱法应用
(1)硅胶、氧化铝吸附柱色谱过程中,吸附剂的用量一般为样品量的30-60倍。样品极性较小、难以分离者,吸附剂用量可适当提高至样品量的100-200倍。
(2)硅胶、氧化铝吸附柱色谱,应尽可能选用极性小的溶剂装柱和溶解样品,以利于样品在吸附剂柱上形成狭窄的原始谱带。
(3)洗脱所用溶剂的极性宜逐步增加。
(4)为避免发生化学吸附,酸性物质宜用硅胶,碱性物质则宜用氧化铝进行分离。
3、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聚酰胺(polyamide)吸附属于氢键吸附,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化合物。
(1)聚酰胺的性质及吸附原理
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氨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创吸附强弱则取决于各种化合物与之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
① 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吸附能力越强。
② 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易形成分于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相对减弱。
③ 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
一般情况下,各种溶剂在聚酸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可大致排列成下列顺序;水→甲醇→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2)聚酰胺色谱的应用
聚酰胺对一般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是可逆的(鞣质例外),特别适用于该类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可用于植物粗提物的脱鞣质。此外,对生物碱、萜类、甾体、糖类、氨基酸等极性与非极性化合物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4、大孔吸附树脂
(1)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子材料。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分子筛性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的。
(2)影响吸附的因素:大孔吸附树脂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是影响吸附的3个重要因素。
(3)大孔吸附树脂的应用:苷与糖类的分离,生物碱的精制,多糖、黄酮、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
(4)洗脱液的选择:洗脱液可使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0.0.0.0
90504,217,
生物碱的溶解性有何规律?
1)亲脂性生物碱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可溶于醇类溶剂,难溶于水;生物碱盐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于醇类溶剂,易溶于水。
2)季铵型生物碱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于醇类溶剂,易溶于水、酸水、碱水。
3)一些小分子生物碱既可溶于水,也可溶于氯仿,如麻黄碱、苦参碱、秋水仙碱等。
4)具有羧基的生物碱,可溶于碱水,如碳酸氢钠水溶液;具有酚羟基的生物碱,可溶于苛性碱溶液,如吗啡、青藤碱。
5)具有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可溶于热苛性碱溶液,如喜树碱。
生物碱的碱性大小如何表示?影响生物碱碱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物碱的碱性大小用pKa(生物碱的共轭酸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表示,pKa大,生物碱的碱性强。此处需要注意pKa、pKb、Ka、Kb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与生物碱碱性大小的关系为:pKa大、pKb小、Ka小、Kb大,生物碱的碱性强,反之则弱。
影响生物碱碱性大小的因素包括:
1)N原子的杂化方式:SP3氮大于SP2氮大于SP氮
2)电效应:
诱导效应:烷基的供电子诱导效应使碱性增强;苯基、羰基、酯基、醚基、羟基、双键(含双键或氧原子的基团)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碱性降低。
共轭效应:大部分共轭效应使碱性降低,其中苯胺型、酰胺型生物碱碱性降低明显,如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碱;烯胺型生物碱大部分碱性降低,个别碱性增强,如蛇根碱。
3)空间效应:碱性降低,如叔胺碱的碱性一般弱于仲胺碱。东莨菪碱碱性小于莨菪碱,甲基麻黄碱的碱性小于麻黄碱即是因为这个缘故。
4)氢键效应:碱性增强,如麻黄碱的碱性小于伪麻黄碱。
进行生物碱沉淀反应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1)常用沉淀试剂: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酸,其中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试剂)最为常用。雷氏铵盐试剂可用于水溶性生物碱的分离。
2)反应条件:稀酸水溶液。
3)假阳性:蛋白质、多肽、鞣质等可引起假阳性,需净化。净化方法为酸水提取液碱化后氯仿萃取,氯仿萃取液再用酸水萃取,取酸水萃取液进行沉淀反应。
4)假阴性:麻黄碱、咖啡碱与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不能发生沉淀反应。
5)应用:生物碱预识;生物碱提取、分离、纯化;生物碱检识(薄层或纸层色谱显色剂)。 ,,,0.0.0.0
90505,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的法典。它规定了药品的来源、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全国的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等单位都必须遵照执行。五十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先后出版了七版,从1963年版起,开始分一、二部,一部收载药材和成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和各类制剂。1986年卫生部颁布了进口药材标准,载药31种。1992年卫生部又颁布了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载药101种。国家药典对药品的品种和质量均有明确的规定,其鉴别和检查手段不断提高,如1995年版一部,收载中药材522种,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398种。比 1990年版新增药材17种,新增制剂125种。药材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在量和质上都明显高于1990年版,如有显微鉴别项目的有322种(包括横切面和粉末),薄层鉴别的150种,含量测定的105种。有11个品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3个品种采用了气相色谱法。41个品种采用分光光度法,17个品种采用薄层扫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简称《部颁药品标准》,对在同时期该版药典中尚未收载的品种和内容有所补充,也是国家药品标准,各有关单位也必须遵照执行。
取样
药材取样是指选取供检定用的药材样品。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检定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必须重视取样的各个环节。
取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作详细记录。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验。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检定用样品,原则如下:
①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②100~1000件,按5%取样;③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④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可用采样器(探子)抽取样品,每一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包件少的抽取总量应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包件多的,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①一般药材100~500g。②粉末状药材25g。③贵重药材5~10g。④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代表性的样品。如药材的个体较大时,可在包件不同部位分别抽取。
将所取样品混合拌匀,即为总样品。对个体较小的药材,应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字,使分为四等分,取用对角两分;再如上操作,反复数次至最后剩余的量足够完成所有必要的试验以及留样数为止,此为平均样品。个体大的药材,可用其他适当方法取平均样品,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的3倍数,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保存期至少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