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文章内容

2014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全真试题及答案(12)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6 08:58浏览:

7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癫、狂、痫病都属于神乱的疾病,其中:痫病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中如猪羊叫声,醒后如常人;癫病表现为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狂病表现为烦躁不安,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答疑编号100149648】

  7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两眼灵活,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提示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即使患病,预后亦多良好。

  【答疑编号100149647】

  7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援物比类是中医学的思维特点之一;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而非辨病论治;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分别是审内察外,整体统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答疑编号100149640】

  7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赤为血色,热盛而致脉络血液充盈则面色红赤,故面赤多见于热证。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仅两颧潮红,则多属阴虚而阳亢的虚热证;若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症候。

  【答疑编号100023862】

  7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得神

  神既以精气为基础,故精气充盛则神旺,而精气表现于两目比较突出。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者,称为“有神”或“得神”。

  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即使病情较重,预后亦多良好。

  【答疑编号100023855】

  7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前人还发现舌的一定部位与一定的脏腑相联系,并反映着相关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把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个部分,分属于心肺、脾胃、肾、肝胆等有关脏腑。这种以舌的分部来诊察脏腑病变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答疑编号100023850】

  8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是呼吸气的通道。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常常是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答疑编号100023846】

  8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望头发,主要望发的质和色的变化。如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多为精血不足之证;突然出现片状脱发,多属血虚受风;年少落发,不属于肾虚,便属于血热。青年白发,无其它病象者不属病态。

  【答疑编号100023844】

  8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白色

  主虚寒证、失血证。

  白为气血不荣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颜面俱呈白色。若(白光)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的证候。里寒证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则为阴寒凝滞,经脉拘急所致。

  【答疑编号100023841】

  8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赤色

  主热证。

  赤为血色,热盛而致脉络血液充盈则面色红赤,故面赤多见于热证。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仅两颧潮红,则多属阴虚而阳亢的虚热证;若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症候。

  【答疑编号100023833】

  8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失神

  在疾病过程中,如病人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识昏迷,循农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或“无神”。

  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答疑编号100023832】

  8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假神

  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

  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都属于假神,是为阴阳格拒,阴不敛阳欲将离决的虚假现象。长期不想吃饭,忽然想吃。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予以特别注意。

  【答疑编号100023829】

  8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神乱

  即神志异常,常见于癫、狂、痫的病人。

  若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多为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

  若烦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者,多属痰火扰心的狂病;

  若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多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的痫病。

  【答疑编号100023815】

  8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

  【答疑编号100023811】

  8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望舌质(体)望舌质对于诊察脏腑精气盛衰存亡,判断疾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望舌质,主要是察其颜色、形态的异常。

  【答疑编号100023808】

  89、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称为壮热。多见于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热证。正盛邪实,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热势鸱张,此即所谓“阳盛则热。”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

  【答疑编号100023801】

  9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口味异常:主要是询问患者口中的异常味觉与气味。口苦,多见于热证,特别是常见于肝胆实热的病变;口甜而腻,多属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为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多为食积内停;口淡乏味,常见于脾虚不运。

  【答疑编号100023800】

  9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嗜睡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称为嗜睡,多见于阳虚阴盛、痰湿困滞的病证。

  【答疑编号100023797】

  9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答疑编号100023793】

  9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战汗: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之汗出的为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的危候。

  【答疑编号100023792】

  9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望头形主要观察头的形状及动态。如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有智力发育不全,多属肾精亏损;囟门下陷,多属虚证;囟门高突,多属热证;囟门迟闭,头项软弱不能竖立者,多为肾气不足,发育不良;无论大人小儿,头摇不能自主的,皆为风证。

  【答疑编号100023787】

  9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阳虚与心气虚的共有症状是: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答疑编号100023785】

  9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虚证,虽有阴、阳、气、血虚损的区分,但凡属虚证,皆为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虚证的形成,虽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于调养为主。如饮食失调,后天之本不固,或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气血,或房室过度,耗散肾脏元真,或久病以及失治、误治损伤正气等,均可致成虚证。

  由于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多种证候的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很难概括全面。

  【答疑编号100023782】

  9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亡阴与亡阳,是属于疾病过程中的危重证候,大都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它们的临床表现,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黏,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冷饮、脉细数疾按之无力等阴液欲竭的症状;亡阳则大汗淋漓,汗清稀而凉,兼见肌肤凉、手足冷、口不渴喜热饮、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的症状。

  【答疑编号100023780】

  9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亡阴与亡阳,是属于疾病过程中的危重证候,大都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它们的临床表现,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黏,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冷饮、脉细数疾按之无力等阴液欲竭的症状;亡阳则大汗淋漓,汗清稀而凉,兼见肌肤凉、手足冷、口不渴喜热饮、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的症状。

  【答疑编号100023775】

  9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除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脉细舌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外,还常伴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绛、脉数等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的证候。

  【答疑编号100023772】

  1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常见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症状。

  以阴寒内盛,机能活动减退为辨证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