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骨大夫网
发布时间:2020-04-16 08:57浏览:
次
很多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治疗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康复训练,往往对骨折的恢复带来关节粘连、僵硬和功能障碍的问题。
并且骨折的愈合期比较长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遵循科学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和合理训练,真的错过了最佳锻炼时机就得不偿失。
骨折术后的最佳康复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般建议再2到4周到康复科就诊,术后4周到6周是康复蜜月期,术后6周到3个月是康复黄金期,术后3个月到6个月是康复晚期,术后6个月之后如果再康复治疗就没有效果,所以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宜早不宜晚。
术后4到6周
这段时间是康复蜜月期,骨折术后的4到6周患者的伤势基本有了初步的愈合,却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关节粘连和活动僵硬,所以是与康复紧密相关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患者要密切配合康复治疗,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消除关节遗留问题,避免留下遗憾。
可惜的是,这段时间回到医院复诊后,很多患者缺乏专业的指导,往往选择在家里采取静养不动的方法度过。
此时骨折已经进行了适当的手法或牵引复位,并已实施了石膏等外固定措施,受伤局部肿胀正逐渐消退,骨折端血肿逐渐吸收。
康复目的:
在不影响骨折复位的前提下,通过康复治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预防肌肉萎缩,减少或防止粘连和纤维化的形成。具体方式主要有抬高患肢、低温冲击镇痛技术消肿消炎止痛、骨折远端的向心性按摩和主动活动。
术后6周——3个月
这段时间是康复黄金期,经过第一次复诊后的6周到3个月是骨折术后康复的黄金期,此时肿胀已经消退,疼痛消失,软组织的损伤已逐步趋于修复,伤口有了初步的愈合,做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康复目的:
巩固之前的治疗,减轻肌肉的进一步萎缩,增加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训练方式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未固定关节的伸屈活动外,还可在健肢或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步开始骨折局部上、下关节的石膏内活动,以及与骨折移位相反方向的活动。
术后3个月到半年
这段时间是康复晚期,此时虽然是康复晚期,做康复治疗依然有效果,只是没有那么显著,要比黄金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遗留问题如粘连、僵硬和活动受限做斗争,治疗方法也相对复杂些。依靠手法治疗-关节松动术、SPS支具的牵伸等方法,还是有机会挽救的。
此期骨折端已稳定,能耐受一定的应力,外固定已拆除,患肢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进行更大范围的训练。
康复目的:
扩大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恢复肌力,增加肢体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最大程度恢复。训练方式以抗阻活动和加强关节活动范围为主,再加上肌力恢复训练,其中运动疗法是最重要的方法,辅以适当的理疗,也可装配之具、扶拐、手杖、轮椅等作为必要的功能替代。
术后半年
这个时间来做康复治疗已经不是优先选择,因为关节痉挛僵硬已经定型,康复治疗收效甚微,通常建议患者直接去骨科接受微创或开放式的松解手术,术后再接受康复治疗。
骨折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因素多,患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骨折患者只有通过接受专业的康复指导能够收获良好的恢复效果,让生活自理,提高生活治疗。
早期坚持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骨折的愈合主要依靠局部的血液供应,所以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促进骨折愈合,促进血液循环。
功能锻炼的原则
1.全身与局部情况兼顾
2.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
3.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锻炼为主
4.锻炼活动应循序渐进。
功能锻炼的要求
上肢功能锻炼的要求在于恢复、促进手的功能;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站立和行走,要求各主要关节不仅要稳定,而且要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脊柱是全身支柱,腰背肌的锻炼就十分重要。
另外,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必须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