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前列腺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33浏览: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组重要的组织激素。PG的化学结构一般是具有五元环和两条侧链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把PG分为A、B、D、E、F、H、I等型。

  细胞膜的磷脂化在磷脂酶A2的作用下,生成PG的前体棗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的催化下,形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棗PGG2,随后又转变为PGH2。PGH2在异构酶或还原酶的作用下,分别形成PGE2或PGF。PGG2与PGH2又可前列素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前列环素(PGI2),在血栓烷合成酶的作用下变成血栓烷A2(TXA2)(图11-23)

 

图11-23 体内主要前列腺素的合成途径

  另外,花生四烯酸在脂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5-氢过氧酸,进而被代谢生成白三烯。

  PG在体内代谢极快,除PGI2外,经过肺和肝被迅速降解灭活,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公为1-2min。一般认为,PG不属于循环激素,而是在组织局部产生和释放,并对局部功能进行调节的组织激素。

  PG的生物学作用极为广泛而复杂,几乎对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活动均有影响。例如,由血小板产生的TXA2,能使血小板聚集,还有能使血管收缩的作用。相反,由血管内膜产生PHG2,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舒张血管的作用。PGE2有明显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它可能是胃液分泌的负反馈抑制物,PGE2可增加肾血流量,促进排钠利尿。此外,PG对体温调节、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与生殖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