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9浏览:
次
图6-7颈筋膜及颈筋膜间隙(正中矢状切面)
图6-8颈筋膜及颈筋膜间隙(横切面)
4.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
颈动脉鞘为内脏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周围增厚形成,内部包绕着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该鞘上达颅底,下至纵隔,周围以疏松结缔组织与颈部深筋膜浅层及椎前筋膜相连续。
四、颈部的分区
图6-9 颈部分区
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标志划分为三区,即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颈前区的境界是胸锁乳突肌前缘、前正中线和下颌骨下缘,呈尖向下、底朝上的三角形,故又名颈前三角。颈前区又可分为下列四个小(三角)区,即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容纳下颌下腺;由左、右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体围成的颏下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前正中线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的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即肌三角),内有甲状腺和气管等;由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的颈动脉三角,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颈外侧区的边界是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是一个底朝下、尖向上的三角形,又名颈外侧三角。颈外侧区可分为二个小(三角)区,即以斜行的肩胛舌骨肌下腹划分为上方的枕三角和下方的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锁骨上大窝)。枕三角内有副神经从中点向外下方斜过。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的深部有锁骨下动脉越过,并有肺尖和胸膜顶自胸腔突入(图6-9)。
[颈部层次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1.切口和翻皮瓣
(一)用木枕将肩垫高,或将头部垂于操作台边缘下方,头尽量后仰,伸展颈部。
(二)自颏下至胸骨柄上缘沿前正中线作一纵切口。
(三)自纵切口上端沿下颌骨体下缘向外后方,经下颌角和耳廓下方,延至乳突根部,作一横切口。自纵切口下端向外侧,沿锁骨再做一横切口至肩部。
(四)将皮自中线向两侧翻开,至斜方肌前缘为止。切皮和剥离皮瓣时,均需注意颈部皮肤较薄,切勿过深,以免损伤颈阔肌。
2.分离颈阔肌
清理并观察颈阔肌的纤维方向、厚薄及起止。然后将该肌自起点处翻起,向上轻轻剥离,翻至下颌骨体下缘为止。游离颈阔肌时,勿伤及其深面的皮神经及浅静脉等结构,并注意观察面神经颈支至颈阔肌的分布情况,保留其分支。
3.分离颈部浅静脉
在胸锁乳突肌浅面,分离颈外静脉,向上追踪至下颌角,向下追踪观察其穿过深筋膜处。并沿颈外静脉寻找颈浅淋巴结,观察后摘除之。
在颈前正中线两侧,寻找颈前静脉,观察其走行及汇入。用刀柄探查胸骨上间隙的范围及内容。
4.分离颈丛的皮神经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寻找呈辐射状排列的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及锁骨上神经等浅出处。再沿各支神经向周围剥离,观察它们的分布范围,在暴露枕小神经时,注意勿损伤深面的副神经。
5.解剖颈筋膜浅层及颈部浅层肌
保留浅静脉和皮神经,去除浅筋膜,观察颈筋膜浅层(套层),包绕胸锁乳突肌,向后外方覆盖颈外侧区的情况,向前覆于舌骨下肌群的前面、至正中线形成颈白线的情况。
分离胸锁乳突肌,观察其起止,并体会其作用;分离舌骨下肌群,浅层为并列的肩胛舌骨肌(外侧)和胸骨舌骨肌(内侧);深层为上下排列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
6.逐个辨认颈前区和颈外侧区各三角的名称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