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神经系统(3)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26浏览:

髓,发出节前纤维)和节后神经元(位于周围植物性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之分。

  内脏运动性神经可依其形态和机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般脏器均由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支配,它们在机能上互相拮抗和制约。个别器官和结构,仅由一种神经支配,如大部分血管的平滑肌、立毛肌和汗腺,只有交感神经纤维分布。

  (一)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的低级中枢位于颈8或胸1至腰3节段的脊髓灰质侧角,节前神经元胞体组成中间带外侧核。这些神经元的轴突(节前纤维)随脊髓前根和脊神经走行,穿过椎间孔后,则离开脊神经至交感神经节(图2-59)。

图2-59 交感神经的典型经过

  ⑴交感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根据其位置可分为椎旁节和椎前节。椎旁节纵行排列于脊柱两侧,上至颅底,下至尾骨前方,每侧有22-25个节,节与节之间由神经纤维(节间支)相连,形成两条纵行的串珠状的神经节链,叫交感干。交感干在颈段有三个节,即颈上节、颈中节和颈下节,颈下节常与胸1交感节合并成星状神经节;交感干在胸段有11-12个节;腰段常有4个节;骶段有4-5个节,在尾骨前方左、右交感干相遇形成一个共同的尾交感节或称奇节。椎前节位于脊柱前方,形状不规则,多位于动脉的起始部。主要有腹腔节,位于腹腔动脉根的两则;主动脉肾节,位于肾动脉根部;肠系膜上节和肠系膜下节,均位于同名动脉的起始部。

  ⑵交通支

  交感干上的神经节借交通支与相应的脊神经相连。交通支可分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随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离开脊神经组成白交通支至椎旁节,因节前纤维有髓鞘反光发亮,故呈白色。由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从C8--3节段的脊髓灰质侧角发出,所以白交通支也只存在于这些节段的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

  灰交通支是由椎旁节发出的节后纤维返回脊神经所构成的,节后纤维是无髓纤维,色泽灰暗,故名灰交通支。所有椎旁节与31对脊神经之间均有灰交通支联系(图2-59)。

  ⑶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节前纤维发自脊髓C8-L3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经前根、脊神经和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有三种去向: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②在交感干内先上升或下降一段距离,然后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③穿过椎旁节,离开交感干,组成内脏大、小神经至椎前节换神经元(图2-60)。

图2-60 植物神经的分布

  节后纤维自交感神经节内的节后神经元发出后也有三种去向: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缠络于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③形成神经,直接到所支配的器官,如心神经。

  (二)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2-4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由此发出的节前纤维,随有关的脑神经(Ⅲ、Ⅶ、Ⅸ、Ⅹ)和骶神经走行,至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节(终节)与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由节后神经元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由于副交感神经节居于器官内或靠近所支配之器官,所以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长而节后纤维短(图2-60)。

  副交感神经根据其低级中枢的位置可分为颅部和骶部。

  颅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分别随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走行。伴随动眼神经者,在睫状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眼球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参加面神经者,在蝶腭节、下颌下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泪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随舌咽神经走行者,在耳节内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腮腺。参加迷走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胸、腹腔脏器,在终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支配胸腔器官和除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以外的所有腹腔脏器。

  骶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随骶2-4神经出骶前孔,构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从盆丛分支到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盆腔脏器,在终节换神经元后,支配上述器官。

  3.内脏神经丛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性神经在分布中,常常互相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内脏神经丛。各丛的名称按其所围绕的动脉或所分布的脏器而得名。例如,位于心底部的心丛、肺根周围的肺丛、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的腹腔丛以及直肠两侧的盆丛等等。

  七、感觉器官简介

  机体通过感受器接受内、外界环境各种刺激,并把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到中枢神经,建立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联系。感受器根据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可分为三类:①内脏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血管等处,接受来自内脏、血管等内环境的刺激(如压力、化学、温度、渗透压等)。②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肉、肌腱、关节等处,接受运动的刺激。③外部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或与外界接触的部位,接受外环境的刺激(如温、痛、触、压、光、声、嗅、味等)。

  感受器receptor的结构简繁不一,简单者如分布于皮肤、粘膜等处的的游离神经末梢,感受痛刺激。较复杂者由感受神经末梢及一些细胞或组织共同形成感受小体,如真皮内接受触觉的触觉小体,皮下组织内接受压觉的环层小体等。此外,最复杂的是除末梢感受器外,还具有许多辅助装置,共同形成特殊的感受器官。重要的感觉器官有:

  视器位于眶内,由眼球及其辅助装置组成。眼球主要感受光波的刺激,经视神经传入脑。

  位听器包括听器和位觉器两部分。这两部分机能上虽然不同,而结构上难以分割开。位听器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和中耳是波传导的装置,内耳前部的蜗管接受声波刺激;中、后部为接受位觉刺激的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位听器经前庭蜗神经将冲动传导至脑。

  嗅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粘膜内,感受空气中气味的刺激,经嗅神经传至脑。

  味器即味蕾,人类的味器主要分布于舌粘膜上的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内,少数分布于软腭、咽和会厌处的粘膜,经面神经、舌咽神经等传至脑。

  附:内分泌器官简介

  人体的腺体可分为有管腺和无管腺两大类。有管腺又叫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需经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无管腺又叫内分泌腺,它由腺细胞为主体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没有腺导管,其分泌叫激素,直接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内,借循环系统到全身,对机体或某些特定器官的活动或细胞的代射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的内分泌器官(内分泌腺)有(图2-61):

图2-61 内分泌的位置

  1.甲状腺thyroid gland位于颈前部,分为左、右两个侧叶及中间连接的峡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能增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促进机体的生长和发育。

  2.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s是卵圆形小体,形似黄豆,呈黄棕色,通常有二对,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后面。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主要功能为调节钙、磷代谢。

  3.肾上腺suprarenal glands位于肾的上端,左右各一,右侧呈三角形,左侧近似半月形。活体呈黄褐色。它和肾脏共同被肾脂肪囊和肾筋膜所包被。肾上腺实质可分为内层的髓质和外层的皮质。皮质分泌的激素主要是调节代谢;髓质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在腹、盆腔后壁沿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着一些散在的、在结构上和机能上与肾上腺髓质相似的小体,由于它们与肾上腺髓质都对铬酸盐有较强的亲和力,故统称为嗜铬器官。

  4.(脑)垂体hypophysis位于颅底内面的垂体窝内,为灰红色、椭圆或圆形小体,其上面与脑相连。它可分为前叶和后叶,后叶又包括中间部和神经部。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功能也很复杂,详见生理学。

  5.松果体pineal body位于丘脑后上方,为一椭圆形小体,呈淡黄色。儿童时较发达,以后逐渐萎缩并有钙盐沉着。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与调节代谢和其它一些内分泌腺的作用有关,特别是与抑制性腺的发育有关。

  6.胰岛islets of pancreas是分散在胰腺内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索团。胰岛分泌胰岛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7.性腺sexual gland有男女之别。男性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女性卵巢内卵泡成熟过程中分泌雌激素,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泌孕激素。上述性激素都可刺激生殖器官发育,促进第二性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