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12浏览:
次
(三)排泄物与分泌物等的检查
1.痰液 痰中可能查见肺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棘球蚴的原头蚴、粪类圆线虫幼虫、蛔蚴、钩蚴、尘螨等;卡氏肺孢子虫的包囊也可出现于痰中,但检出率很低。
⑴肺吸虫卵检查:可先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如为阴性,改用浓集法集卵,以提高检出率。
直接涂片法:在洁净载玻片上先加1~2滴生理盐水,挑取痰液少许,最好选带铁锈色的痰,涂成痰膜,加盖片镜检。如未发现肺吸虫卵,但见有夏科-雷登晶体,提示可能是肺吸虫患者,多次涂片检查为阴性者,可改用浓集法。
浓集法:收集24小时痰液,置于玻璃杯中,加入等量10%NaOH溶液,用玻棒搅匀后,放入37℃温箱内,数后痰液消化成稀液状。分装于数个离心管内,以1500rpm/min离心5~10分钟,充去上清液,取沉渣滴涂片检查。
⑵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检查:取新鲜痰液作涂片。天冷时应注意镜台载玻片保温。高倍镜观察。如为阿米巴滋养体,可见其伸出伪足并作定向运动。
⑶上述其他的蠕虫幼虫及螨类等宜用浓集法检查。
2.十二指肠液和胆汁 用十二指肠引流管抽取十二指肠液及胆汁,以直接涂片法镜检;也可经离心浓集后,吸取沉渣镜检。可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华支睾吸虫卵、肝片形吸血卵和布氏姜片虫卵等;急性阿米巴肝脓肿患者偶在胆汁中发现大滋养体。
检查方法:可将各部分十二指肠引流液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后直接镜检。为提高寄生虫检出率,常将各部分引流加生理盐水稀释搅抖后,分装离心管,以2000rpm/min,离心5~10分钟,吸取沉渣涂片镜检。如引流液过于粘稠,应先加10%NaOH消化后再离心。引流中的贾第虫滋养体常附着在粘液小块上,或虫体聚集成絮片状物。肝片形吸虫卵与姜片虫卵不易鉴别,但前者可出现于胆汁;而后者只见于十二指肠液中。
3.尿 一般先离心,后取沉渣镜检。但乳糜尿需加等量乙醚,用力振荡,使脂肪溶于乙醚。然后吸去脂肪层,离心,取沉渣镜检。
4.鞘膜积液 主要检查班氏微丝蚴。阴囊皮肤经碘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取鞘膜积液作直接涂片检查,也可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离心,取沉渣镜检。
5.阴道分泌物 检查阴道毛滴虫。
直接涂片法:用消毒棉签在受检查者阴道后穹窿、子宫颈及阴道壁上取分泌物,然后在有1~2滴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作涂片镜检,可发现活动的虫体。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温。
悬滴法:取阴道分泌物置于周缘涂抹一薄层凡士林盖片上的生理盐水中,翻转盖片小心覆盖在具凹孔的载玻片上,稍加压使两片粘合,液滴悬于盖片下面,镜检。
(四)其它器官组织检查
1.骨髓穿刺 主要检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一般常作髂骨穿刺,患者侧卧,露出髂骨部位。视年龄大小,选用17~20号带有针芯的干燥无菌穿刺针,从髂骨前上刺后约1cm处刺入皮下,当针尖触及骨面时,再慢慢地钻入骨内约0.5~1.0cm,即可拔出针芯,接上2ml的干燥注射器,抽取骨髓液。取少许骨髓液作涂片;甲醇固定,同薄血膜染色法染色,油镜检。
2.淋巴结穿刺
⑴利什曼原虫:检出率低于骨髓穿刺,但方法简便、安全,且患者经治疗后,淋巴结内原虫消失较慢,故仍有一定价值。一般选腹股沟部,先将局部皮肤消毒,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较大的淋结,右手取干燥无菌的6号针头刺入淋巴结,此时淋巴结组织液自能进入针内。稍待片刻,拔出针头,将针头内少量的淋巴结组织液注于载玻片上,作涂片染色检查。也可用摘除的淋巴结的切面做涂片,染色后镜检。
⑵丝虫成虫:可用注射器从可疑的淋巴结节中抽取成虫,或剖检摘除的结节寻找成虫,也可作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3.肌肉活检
⑴旋毛虫幼虫:用外科手术从患者的腓肠肌或肱或股二头肌取米粒大小的肌肉一块,置于载玻片上,加50%甘油滴,盖上另一载玻片,均匀用力压紧,低倍镜下观察。取下肌肉须立即检查,否则幼虫变得模糊,不易检查。
⑵猪囊尾蚴:摘取肌肉内的结节,剥除外层纤维被膜,在2张载玻片间压平、镜检。也可经组织固定后作切片染色检查。
4.皮肤 检查疥螨,蠕形螨,利什曼原虫等。
⑴疥螨:参看“疥螨和疥疮”!一节。
⑵蠕形螨:参看“蠕形螨和蠕形螨病”一节。
⑶利什曼原虫:在皮肤上出现丘疹和结节等疑似皮肤型黑热病患者,可选择皮损较明显之处,作局部消毒,用干燥灭菌的注射器,刺破皮损处,抽取组织液作涂片;或用消毒的锋利小剪,从皮损表面剪取一小片皮肤组织,以切面作涂片;也可用无菌解剖刀切一小口,刮取皮肤组织作涂片。以上涂片均用瑞氏或姬氏染液染色。如涂片未见原虫,可割取小丘疹或结节,固定后,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