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寄生虫学实验技术(2)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2浏览:

常见蠕虫卵、包囊的比重如表22-1。

表22-1 蠕虫卵及包囊的比重

虫卵或包囊 比  重
华支睾吸虫卵 1.170~1.190
姜片吸虫卵 1.190
肝片形吸虫卵 1.200
日本血吸虫卵 1.200
带绦虫卵 1.140
微小膜壳绦虫卵 1.050
钩虫卵 1.055~1.080
鞭虫卵 1.150
蛲虫卵 1.105~1.115
受精蛔虫卵 1.110~1.130
未受精蛔虫卵 1.210~1.230
毛圆线虫卵 1.115~1.130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1.060~1.070
结肠内阿米巴包囊 1.070
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 1.065~1.070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1.040~1.060

    4.毛蚴孵化法 依据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在适宜温度的清水中,短时间内可孵出的特性而设计的方法,适用于星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检查。取粪便约30g,先经重力沉淀法浓集处理,将粪便沉渣倒入三角烧瓶内,加清水(城市中需用去氯水)至瓶口,在20~30℃的条件下经4~6小时后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结果。如见水面下有白色点状物作直线来往游动,即是毛蚴。必要时也可用吸管将毛蚴吸出镜检。如无毛蚴,每隔4~6小时(24小时内)观察一次。气温高时,毛蚴可在短时间内孵出,因此在夏季要用1.2%食盐水或冰水冲洗粪便,最后一次才改用室温清水(图22-2)。

    毛蚴促孵法:将沉淀法处理后的粪便沉渣置于三角瓶内,不加水,或将粪渣置于吸水纸上,再放在20~30℃温箱中过液。检查时,加清水,2小时后就可见到孵出的毛蚴。此法毛蚴孵出时间较一致,数量也较多。

    5.肛门拭子检查法 适用于在肛周产卵(蛲虫),或常在肛门附近发现虫卵(带绦虫)的虫卵检查法。

    ⑴棉签拭子法:先将棉签浸泡在生理盐水中,取出时挤去过多的盐水,在肛门周围擦拭,随后将棉签放入盛有饱和盐水的试管中,用力搅动,迅速提起棉签,在试管内壁挤干盐水后充去,再加饱和盐水至管口处,覆盖一载玻片,务使其接触液面,5分钟后取载玻片镜检。也可将擦拭肛周的棉签放在盛清水的试管中,经充分浸泡,取出,在试管内壁挤去水分后弃去。试管静置10分钟,或经离心后,倒去上液,取沉渣镜检。

    ⑵透明胶纸法:用长约6cm,宽约2cm的透明胶纸粘擦肛门周围的皮肤,取下胶纸,将有胶面平贴玻片上,镜检。

    6.试管滤纸培养法 也称钩蚴培养法。根据钩虫卵在适宜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孵出幼虫的原理设计的方法。如冷开水约1ml于洁净试管内(1×10cm),将滤纸剪成与试管等宽但较试管稍长的T字型纸条,用铅笔书写受检者姓名或编号于横条部分。取粪便约0.2~0.4g,均匀地涂抹在紧竖条纸条的上部2/3处,再将纸条插入试管,下端浸泡在水中,以粪便不接触水面为度。在20~30℃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每天沿管壁补充冷开水,以保持水面位置。3天后肉眼或放大镜检查试管底部。钩蚴在水中常作蛇形游动,虫体透明。如未发现钩蚴,应继续培养观察至第5天。气温太低时可将培养管放入温水(30℃左右)中数分钟后,再行检查(图22-4)。

 

图22-4  钩蚴培养法

    此法亦可用于分离人体肠道内各种阿米巴滋养体及人毛滴虫滋养体,且能提高检出率。但是,每管粪便量应为1.0g;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时间为2~4天。临床上为了及时报告致病原虫,可于培养48小时后镜检。检查肠道各种原虫,仍应结合碘液涂片法以检出原虫包囊。

    7.虫卵计数法 虫卵计数用于估计人体内寄生虫的感染度,常用司徒尔(Stoll)氏法,即司氏稀释虫卵计数法(图22-5)。

 

图22-5   司氏虫卵计数法

 

图22-6  定量板

    用特制的三角烧瓶(或普通三角烧瓶),容量为65ml左右,在烧瓶的颈部相当于56和60ml处有两个刻度。先把0.1mol/L NaOH溶液倒入瓶内至56ml处,再慢慢地加入粪便,到液面上升到60ml处,然后放进玻璃珠10余颗,用橡胶塞塞紧瓶口,充分摇动,使其成为十分均匀的混悬液。

    计数时充分摇匀,用有刻度的小吸管取0.075或0.15ml粪液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在低倍镜下计算全片的虫卵数。乘以200(吸0.075ml)或100(吸0.15ml)即得每克为粪便虫卵数。由于粪便的性状明显地影响估算结果,因此不成形的粪便的虫卵数应再乘粪便性状系数,即半成形粪便×1.5,软湿形粪便×2,粥状粪便×3,水泻形粪便×4。

   每克粪便含卵数×24小时粪便克数 
雌虫数=已知雌虫每天排卵总数

成虫总数=雌虫总数×2

    8.定量透明法 适用于各种粪便内蠕虫卵的检查及计数。此法系应用改良聚苯乙烯作定量板(图22-6),大小为40×30×1.37mm,模孔为一长圆孔,大小为8×4mm,两端呈半圆形,所取的粪样平均为41.7mg。操作时将大小约4×4cm的100目尼龙网或金属筛网覆盖在粪便标本上,自筛网上用刮片刮取粪便,置定量板于载玻片上,用一手的两指压住定量板的两端,将刮片上的粪便填满模孔,刮去多余粪便。掀起定量板,载玻片上留下一个长形粪样,然后在粪条上覆盖含甘油-孔雀绿溶液的大小约为5.0~2.6cm的玻璃纸条,展平后加压,使玻璃纸下的粪便铺成长椭圆形。经1~2小时粪便透明后置镜下计数。将所得虫卵数×24,再乘上述粪便性状系数,即为每克粪便虫卵数(eggs   per  gram,EPG)。常见蠕虫的每条雌虫每天排卵数如表22-2。

表22-2 各种蠕虫每条雌虫每日排卵数

虫 名 产卵数/日/条(平均数)
华支睾吸虫 1600~4000(2400)
姜片虫 15000~48000(25000)
卫氏并殖吸虫 10000~20000
日本血吸虫 1000~3500
猪带绦虫 30000~50000/孕节
牛带绦虫 97000~124000/孕节
十二指肠钩虫 10000~30000(24000)
美洲钩虫 5000~10000(9000)
蛔虫 234000~245000(240000)
鞭虫 1000~7000(2000)

    9.淘虫检查法 为考核驱虫疗效,常需从粪便中淘取蠕虫进行鉴定与计数。取患者服药后24~72小时的全部粪便,加水搅拌,用筛(40目)或纱布滤出粪渣,经水反复冲洗后,倒在盛有清水的大型玻皿内。检查混杂在粪渣中的虫体时,应在玻皿下衬以黑纸。

    10.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绦虫节片用清水洗净,置于两载玻片之间,轻轻压平,对光观察内部结构,并根据子宫分支情况鉴定虫种。也可用注射器从孕节后端正中部插入子宫内徐徐注射炭素墨汁或卡红,待子宫分支显现后计数。

    卡红染液配制:钾明矾饱和液100ml,卡红3g,冰醛酸10ml。混合液置于37℃温箱内过夜,过滤后即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