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第二节 蚊(4)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2浏览:

 有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及大劣按蚊分布区域内的使用效果更是显而易见,因为这些蚊种的孳生地较难处理。同样,稻田灭蚊也是一难题,为了防制稻田型的蚊虫,采用药帐同时对厩舍进行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⑶蚊香的使用:包括普通蚊香和电气蚊香(又分固体和液体),是用于室内驱赶以至击倒蚊虫,可作辅助防蚊灭蚊作用。其成分我国主要采用强力毕那命(左旋丙烯菊酯)和益必添(SR-生物丙烯菊酯)组成。

  ⑷对城市的下水道、小型防空洞可使用敌百虫烟剂或敌敌畏烟剂杀灭越冬的淡色库蚊或致倦库蚊。

  ⑸畜体喷洒灭蚊:每年早春期间,用0.1%敌百虫、0.5%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乳剂喷洒或涂刷畜体,每头牛的剂量为200~500ml,持效5~7天。

  ⑹室外灭蚊:这一般用于某些蚊媒病,如登革热或乙型脑炎流行时,进行区域性或病家室内外及其周围喷杀媒介伊蚊。采用超低容量喷洒法灭蚊,在居民点一般用辛硫磷及马拉硫磷合剂(90%原油1:1)66ml/99.18m²,在村庄周围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13.4ml/99.18m²。

  4.蚊虫防制的效果考核 蚊虫防制的效果,必须根据昆虫学指标进行考核。常用的指标为:①实验区与对照区的季节消长曲线的比较;②相对密度指数(relative population index);③经产蚊比率。

  5.媒介能量 媒介能量是衡量媒介的传播能力,评价灭蚊措施的效果,以及控制或消灭疟疾后预测重新发生传播的势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媒介能量(vectorial capacity),通常用数学模型表达。例如疟疾的媒介(按蚊)能量的数学模型,也就是综合各种因素,估计由一个原发性病例每一天通过某种按蚊媒介所能传播的新病例数。

  媒介能量=叮人率(ma)×预期传染性寿命(pn/-1np)×叮人习性(a)=ma2pn/-1np

  m=密度 a=叮人习性(叮人机率) p=每天存活率 n=孢子增殖的天数 1n=自然对数

  叮人率是每晚每人受某种按蚊叮刺的平均数。它反映按蚊与人的关系的密切程度,同时也反映该种按蚊的种群数量的大小。预期传染性寿命是该种按蚊能活到具有感染性子孢子时的平均寿命。它反映媒介的寿命与病原体外潜伏期的关系。叮人习性是每天每只按蚊的叮人的机率。它反映按蚊的嗜吸人血的程度。

  判定传播媒介防制措施是否有效,除昆虫学的指标证明防制有效外,还要有流行学的指标证明传播途径已经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