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线虫--第一节 概论(2)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0浏览:

 的能量。某些线虫(如蛔虫),由于长期适应肠腔的低氧环境,多通过糖酵解及替代途径,从无氧代谢中获得较多的能量。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在线虫生长、繁殖、产卵等过程中广泛存在,其代谢产物主要是氨,它能改变细胞的pH,影响通透性。游离氨的排出主要是通过体表扩散,而离子状态铵则是通过肠道排出,而不是通过排泄系统。多数线虫的幼虫期是以活跃的脂代谢获取能量。

  呼吸与渗透 线虫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氧大多是通过其体壁吸收并扩散到体内各组织中。有的虫种,氧是由食物中摄入消化道的。在线虫的吸收与排泄过程中,水的渗透作用是很重要的,体表及其它一些部位均能进行水的交换。由于体表有类脂成分,易于某些亲脂分子渗入体内。如有机磷等杀虫剂,就是利用其具有亲脂特性,穿透体壁而发挥杀虫效能的。

  致病

  寄生线虫机械性破坏和毒性作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虫种、寄生数量、发育阶段、寄生部位以及人体对寄生虫的防御能力与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感染阶段为幼虫的寄生线虫,当幼虫侵入皮肤时,可以引起皮炎;当幼虫在体内移行或寄生于组织内时,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或全身反应。成虫致病多与寄生部位有关,一般均可导致组织出现损伤、出血、炎症、细胞增生等病变。根据病程的长短,以及病变程度,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个别虫种,则可因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障碍或长期不正确使用激素等,而导致严重感染,造成多组织、多器官性损害。

  若幼虫出现迁延移行或成虫发生异位寄生等现象时,对人体也会造成判断困难的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一般寄生于组织内的线虫比寄生于肠道内的线虫致病性强。

  分类

  我国常见的寄生人体的线虫,属线虫纲,根据尾感器的有无划分为两个亚纲,其分类见表(表16-1)。

表16-1 我国重要医学线虫的分类

亚纲 目 科 属 种 尾感器亚纲
Phasmidea 小杆目
Rhabditata 类圆科
Strongyloididae 类圆线虫属
Shrongyloides 粪类圆线虫
S.stercoralis   圆线目
Strongylata 钩口科
Ancylostomatidae 钩口线虫属
Ancylostoma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duodenale       板口线虫属
Necator 美洲板口线虫
N.americanus     毛圆科
Trichostrongylidae 毛圆线虫属
Trichostrongylus 东方毛圆线虫
T.orientalis     管圆科
Angiostrongylidae 管圆线虫属
Angiostrongylus 广州管圆线虫
A.cantonensis   蛔目
Ascaridata 蛔科
Ascaridae 蛔线虫属
Ascaris 似蚓蛔线虫
A.lumbricoides   尖尾目
Oxyurata 尖尾科
Oxyuridae 住肠线虫属
Enterobius 蠕形住肠线虫
E.vermicularis   旋尾目
Spirurata 颚口科
Gnathostomatidae 颚口线虫属
Gnathostoma 棘颚口线虫
G.spinigerum     筒线科
Gongylonematidae 筒线虫属
Gongylonema 美丽筒线虫
G.pulchrum     吸吮科
Thelaziidae 吸吮线虫属
Thelazia 结膜吸吮线虫
T.callipaeda   丝虫目
Filariata 盖头虫科
Dipetalonematidae 吴策线虫属
Wuchereria 班氏吴策线虫
W.bancrofti       布鲁线虫属
Brugia 马来布鲁线虫
B.malayi 无尾感器亚纲
Aphasmidea 鞭尾目
Trichurata 毛形虫科
Trichinellidae 旋毛形线虫属
Trichinella 旋毛形线虫
T.spiralis     鞭虫科
Trichuridae 鞭虫属
Trichuris 毛首鞭形线虫
T.trichi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