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07浏览:
次
和分离人T细胞。
CD2也是信号传导分子,可使T细胞活化,它不依赖于TCR途径,是T细胞活化第二途径。特别是在胸腺内早期发育阶段的胸腺细胞尚未表达TCR,此时胸腺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可能是通过CD2分子与胸腺上皮细胞表面的LFA-3分子结合而使之活化。
(六)极迟活化分子
极迟活化分子(very late activation,VLA)或称β1粘合素(β1integrins),本族分子具有共同的β链(CD29),计有3种分子即VLA-4、VLA-5和VLA-6分子。它们可表达于静止T细胞上,但活化T细胞有仅数量增多而且对特异配体的亲和力也增强。VLA分子可与细胞外基质(ECM)配体分子相结合,可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VLA-4还可使淋巴细胞与Peyer小体的高内皮微静脉以及炎症部位的内皮细胞结合,其配体分子称为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
(七)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or,CKR)可表达于静止及活化T细胞表面,静止T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亲和力弱,数量少,而活化T细胞表面CKR亲和力高且数量多。
T细胞表面可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包括IL-2R、IL-4R、IL-6R及IL-7R等。其中IL-2R由α(P55)及β(P70)链组成,α链为低亲和力,β链为中等亲和力,而αβ异聚体分子则为高亲和力受体。
(八)CD44及CD45分子
CD44分子亦称Pgp-1细胞外基质受体Ⅲ或Hermes分子。它可表达于多种细胞,包括T细胞、胸腺细胞、B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上皮及纤维母细胞等。CD44分子可使淋巴细胞与高内皮微静脉(HEV)结合,移行于血管,组织和淋巴之间,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密切相关,可视为一种归巢受体(homing receptor,HR)。人记忆T细胞比未受体抗原刺激的天然T细胞可表达高水平CD44分子。
CD45分子亦称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包括一组膜糖蛋白,只表达于不成熟和成熟白细胞,可包括T和B细胞、胸腺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CD45分子的异构体(isofoums)常限定在某些T细胞表面表达,故称之为CD45R。
未受抗原刺激的天然T细胞可表达CD45RA,而记忆T细胞可表达CD45RO。另外,CD45R分子胞浆区含有内源性酪氨酸磷酸酶活性,它可能对各种活化途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二、T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功能
T细胞是不均一的群体,按其抗原识别受体,可将T细胞分为二大类。一类是TCRαβ、T细胞,另一类是TCRγδ细胞(表8-2)。
表8-2 TCRαβ+T细胞与TCRγδT细胞的特性
TCRαβT细胞 TCRγδT细胞 分子结构 二硫键相连的异二聚体分子 二硫键相连的异二聚体分子 多样性 多 少 分布 周围血60%~70% 周围血1%~10%表皮及肠粘膜上皮 表型 CD4+CD8+(DP)60%
CD4-CD8-(DN)35%
CD2+100%
CD5+>95% CD4-CD8-(DN)
CD2+
CD5- 发育 胸腺(发生晚) 胸腺(发生早)存在胸腺外途径 功能 识别与MHC分子结合的多肽复合
分子抗原 可能的作用
第一线防御细胞的原始受体
可识别MHC或MHC样分子
识别由MHC 样分子呈递的抗原
TCRαβT细胞也是不均一的群体,根据其表型(phenotype)即其细胞表面的特征性分子的不同,可将成熟T细胞分为二个亚类(subsets)即CD4+T细胞和CD8+细胞。
根据TCRαβT细胞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二类。一类为调节性T细胞,可包括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lymphocte,TH)和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lymphocyte,Ts)。另一类为效应性T细胞(effector T cell),可包括杀伤性T细胞(eytolytie T cell,CTL,或TC)和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T lymphoctye,TDTH)。
(一)TCRαβT细胞
二类T细胞表型分子均呈CD2+、CD3+阳性,但γδT细胞为CD4-、CD8-双阴性细胞(double negative cell,DN)或CD8+,而αβT细胞其表型为CD4+或CD8+单阳性细胞(single positive cell,SP)。
在末梢血主要为αβT细胞可占95%,而γδT细胞只占1%~10%。αβT细胞为主要参予免疫应答的T细胞,而对γδT细胞功能不十分了解,可能是具有原始受体的第一防线的防御细胞,与抗原感染有关。
(二)CD4+细胞
TCRαβTCD4+细胞(简称为CD4+细胞)的分子表型为CD2+、CD3+、CD4+、CD8-。其TCR识别抗原是MHCⅡ类分子限制性。CD4+T细胞也是不均一的细胞群,按其功能可包括二种T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TH),和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TDTH)。前者为调节性T细胞,后者为效应性T细胞。
CD4+T细胞能促进B细胞、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协调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T细胞在静止状态不产生细胞因子,活化后才能产生。
近年来,根据建立的小鼠TH细胞克隆,分析其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发现具有不同的调节功能,可将TH细胞分为二类,即TH1和TH2(表8-3)。TH1与细胞免疫及迟发型超敏性炎症形成有关,故亦称为炎症性T细胞,相发于TDTH细胞。TDTH细胞。TH2可辅助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与体液免疫相关,相当于TH细胞。
表8-3 小鼠TH1及TH2特性
特性
TH1(炎症性T,Tinf)
TH2(辅助性T,TH) 功能 Ig产生 + ++ B细胞增殖 + ++ 迟发型超敏性(DTH) ++ - 细胞毒性(CTL) ++ - MФ活化 + + 细胞因子 IL-2 ++ - IFN-γ ++ - TNF-β ++ - IL-3 ++ ++ GM-CSF + ++ TNF-α + ++ IL-4 - ++ IL-5 - ++ IL-6 - ++ IL-10 - ++ 细胞因子受体 IL-1 - ++ IL-2 ++ ++ IL-4 + ++
近年一些学者在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及健康人末硝血中也建立了人TH1和TH2克隆,也证实了在人也存在TH1和TH2细胞(表8-4)。这二类细胞是互相制约的,它们的失调与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三)CD8+T细胞
CD8+T细胞也是不均一的细胞群,按其功能可包括抑制性T细胞(TS)和杀伤性T细胞(TC),前者为调节性T细胞,后者为效应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