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B细胞(2)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7浏览:

 年龄增长而减少。

  CD5+B细胞与通常B细胞可能存在不同分化途径,其前驱细胞骨髓内不存在,胎儿期可能由大网膜内前驱细胞产生。分化后前驱细胞供给停止,但其自身有再生能力,藉以维持其细胞库。

  CD5+B细胞与通常B细胞其表面标志也不同,CD5+B与通常B细胞比较,CD45R抗原呈弱阳性,sIgM强阳性,sIgd弱阳性。腹腔CD5+B其Mac-1+、CD23+为特征而通常B细胞为Mac-1+、CD23-。

  通常B细胞(CD5-)一般受外来抗原刺激,经活化、克隆扩增,发生体细胞突变,产生高亲和性特异性抗体。而CD5+B细胞对外源抗原只产生有限的应答,主要对一些自已抗原产生应答,其应答特征是不依赖T细胞的,其产生的抗体也无亲和性成熟。故CD5+B细胞产生的抗体为低亲和性和多反应性的IgM型自身抗体及一些天然抗体(表8-11)。

表8-11 小鼠B细胞亚类比较
CD5+(Ly-1)B CD5-B(通常B细胞) 发生 早 晚 发育部位 腹腔/胸腔 淋巴器官 成体细胞群 自我再生 不断新生 成体细胞来源 成熟Ly-IB(腹腔) Ig-祖细胞(骨髓、肝) 发育调节 成熟Ly-IB反馈抑制 ? 形态 大 小 抗体产生 IgM自身抗体 +++ ? IgM抗菌抗体 +++ +~+++ 抗半抗原 ? +++ TD抗原 - ++ 亲和力成熟 - +
  (二)CD5+细胞的作用

  通常B细胞来自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PP)抗原刺激后,可再回归肠产生高亲和性特异性抗体。而存在于固有层的CD5+B细胞,可接受肠道内抗原刺激,产生多价低亲和性抗体,以防御外来微生物的入侵。故肠道内可有二类B细胞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

  CD5+B细胞是IgM型自身抗体的主要产生细胞,它可能形成自身反应细胞库,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已发现天然自身免疫病NZB小鼠体内CD5+B细胞比率高并与自身抗体产生相关。用xid基因导入NZB小鼠,则CD5+B细胞消失,自身抗体也下降。在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症候群,以及全身性硬皮病等患者末梢血中,CD5+B细胞比正常人明显增加,而且在关节液中发现CD5+B细胞也增多。上述发现提示CD5+B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相关,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未发现CD5+B细胞增加现象,所以CD5+B细胞是否与各种自身免疫病相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B细胞的发育

  鸟类的法氏囊是B细胞分化的场所。哺乳类动物在胚胎早期,B细胞分化的最早部位是卵黄囊,此后在脾和骨髓,出生后则在骨髓内分化成熟。

  B细胞分化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即抗原非依赖期和抗原依赖期。在抗原非依赖期,B细胞分化与抗原刺激无关,主要在中枢免疫器官内进行。而抗原依赖期是指成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继续分化为合成和分泌抗体的浆细胞阶段,主要在周围免疫器官内进行。

  (一)骨髓微环境

  早期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其发生是与骨髓造血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ment,HIM)密切相关。HIM是由造血细胞以外的基质细胞(stroma cell)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组成。基质细胞可包括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前脂肪细胞、脂肪细胞等。由间质细胞分泌的纤粘连蛋白、胶原蛋白及层粘连蛋白等形成细胞外基质,此外还可合成和分泌众多的细胞因子。HIM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细胞因子可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通过粘附分子可使造血细胞与间质细胞相互直接接触,有利于造血细胞的定位和成熟细胞的迁出(表8-12,图8-5)。

表8-12 骨髓微环境与造血干细胞的相互作用
 基质细胞 相互作用的媒介分子

细胞外基质 细胞因子 纤维母细胞 纤粘连蛋白 SCF 巨噬细胞 层粘连蛋白 G-CSF 内皮细胞 胶原蛋白等 M-CSF 前脂肪细胞   GM-CSF 脂肪细胞   IL-4      IL-6      IL-7      TGF-β

 

图8-5 骨髓基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相互作用示意图

  (二)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

  B细胞与其它血细胞一样,也是由骨髓内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过去曾认为T和B细胞可能来自共同的淋巴样干细胞,但迄今对基分化途径、分化部位以及其特异的表面标志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已证明,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可经过祖B细胞(pro-B)、前B细胞(pre-B)、不成熟B细胞(immatureB)及成熟B细胞(mature)几个阶段。成熟B细胞释放至周围淋巴组织,构成B细胞库,在此阶段经抗原刺激后,可继续分化为合成和分汔抗体的浆细胞,即抗原依赖的分化阶段。

  B细胞在骨髓内分化各阶段的主要变化为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和膜表面标志的表达。B细胞在发育分化过程中,同样也经历选择作用,以除去非功能性基因重排B细胞和自身反应性B细胞,形成周围成熟的B细胞库(表8-13,图8-13)。

表8-13 B细胞分化特征
  Pro-B Pre-B 不成熟B 成熟B PC 抗原依赖 - - + + - 基质细胞依赖(配体?) + + - - - H链V基质重排 - DJ→VDJ VDJ VDJ - H链蛋白 μ- μ+ μ+ μ+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