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04浏览:
次
按照免疫耐受形成的特点,可分为天然与获得两种。
免疫耐受既可天然获得,亦可人工诱导。前者称天然耐受(natural tolerance),后者称获得耐受(acpuired tolerance)。外来的或自身的抗原均可诱导免疫耐受,这些抗原称耐受原(tolerangen)。针对自身抗原呈现的免疫耐受(self tolerance)。
按照免疫耐受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耐受和不完全耐受。后者又有多种形式。如仅对T细胞或B细胞产生的耐受分别称T细胞耐受或B细胞耐受。又如免疫活性细胞仅对抗原分子上的某一特定决定簇产生耐受而不涉及对其它决定簇的应答,这些现象称为分离耐受(splittolerance)。不完全耐受尚可表现为抗体分泌细胞在再次受抗原刺激后,产生低亲和力抗体或缺失抗体类别转换,是为免疫偏离(immune deviation)。
表13-1 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的比较
免疫耐受 | 免疫抑制 | |
原因 | 细胞系消失或不活化,Ts细胞的抑制作用 | 免疫活性细胞发育缺损或增殖分化障碍 |
产生条件 | 可先天或后天获得,特别是在免疫功能未成熟或减弱时容易形成 | 先天缺损,或人为产生,如X-射线、免疫抑制药物、抗淋巴细胞血清作用 |
特异性 | 高 | 无 |
持续性 | 长期的,一时性的或终生 | 一时性 |
临床应用 | 实验治疗阶段 | 已应用于变态反应, 自身免疫病和移植 |
合并症 | 无 | 感染与 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