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03浏览:
次
3.CD8分子的功能
(1)作为细胞与细胞间的附粘分子MHCⅠ类抗原是CD8分子的配体。CD8分子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可以稳定MHCⅠ类分子限制的T细胞(主要是CTL)与带有MHCⅠ类分子与抗原复合物的靶细胞结合。CD8阳性细胞为抑制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suppressor T lymphocyte/cytotoxic T lymphocyte,Ts/Tc)。T8、Leu2 McAb识别CD8α链,可封闭Tc的活性。
(2)转导信号,目前发现CD8也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56lck相关。在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抗CD8McAb可预防骨髓移植时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美国Becton-Dicknson公司生产Leu2已进入Ⅱ期临床验证。
(五)CD2
1.CD2分子的结构和分布 CD2分子又称T11、绵羊红细胞受体(ER)、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和Leu5,是人T淋巴细胞表面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50kDa,CD2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属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编码351氨基酸残基,包括先导序列24氨基酸残基,2个胞外功能区(C2)共185氨基酸残基,有3个糖基化位点,穿膜区和胞浆部分分别为26和116个氨基酸残基,胞浆区富含肺氨酸和碱性氨基酸,胞浆区与活化信号的传递可能有关。在DNA水平上人和小鼠CD2有51%同源性。CD2分子分布于95%的T细胞、50~70%胸腺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LGL/NK)。
2.CD2分子的功能
(1)粘附功能:CD2分子的配体是LFA-3,后者分布于多种细胞表面。CD2阳性T细胞可结合含有纯化LFA-3的脂质体。CD2分子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抗CD2McAb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和基因转染技术来研究的。用抗CD2McAb可(1)抑制lectin、同种异体抗原、可溶性抗原等诱导T细胞的增殖反应;(2)抑制T淋巴细胞IL-2合成和分泌;(3)抑制CTL效应相杀伤功能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CTL与靶细胞之间的抗原非特异性粘附有多种途径,如CD2与LFA-3结合,LFA-1与ICAM-1结合。用抗CD2和抗LFA-1两种抗体,或抗LFA-1和抗LFA-3两种抗体可完全抑制抗原非特异性粘附作用,而抗CD2与抗LFA-3两种抗体只能部分抑制这种粘附作用。CD2与LFA-3之间的粘附功能对于T淋巴细胞TCR识别外来抗原与APC细胞表面MHC抗原复合物、 肿瘤抗原、病毒感染靶细胞以及同种异体抗原均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最近研究表明,CD48和CD59也是CD2的配体,参与T细胞的粘附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2)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the alternative pathway of T cell activation): Reinherz成功地制备了识别了CD2三个不同表位的McAbs:(1)T111与LFA-3(CD58)的结合有关,由于绵羊红细胞SRBC表达CD58的同源物,T111可与SRBC结合形成E花环,抗T111McAb可抑制E花环形成;(2)T112与CD58结合无关,抗T112McAb可诱导T113表位出现;(3)T113是活化T细胞表达的表位(已命名为CD2R),在诱导T113表位出现的过程中,加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T113仍能表达,表明T113出现并非是一种新合成的蛋白质,而是由于活化后构型变化暴露出来的表位。同时加入抗T112和T113McAbs可活化T淋巴细胞,促进MHCⅡ类抗原和IL-2受体的表达,并在IL-2受体的表达,并在IL-2存在条件下,活化的T细胞继续增殖,称为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T113McAb与表达IL-3的SRBC同T细胞一起孵育,也能刺激T细胞增殖。CD3阴性的胸腺细胞和NK细胞可因CD2而活化,此外,CD2可以与其它膜分子如CD44、CD45的功能有关。
目前关于CD2活化的生理学意义还不十分清楚,CD2阳性胸腺细胞可与LFA-3阳性的胸腺上皮细胞结合,在胸腺微环境的调节下,可能为早期胸腺细胞的活化提供信号,并与胸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关。
(六)CD58(LFA-3)
1.LFA-3分子的结构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3,LFA-3)(CD58)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分子量55~70kDa,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与CD2分子高度同源,胞膜外区有2个Ig超家族C2样区。CD2和CD58基因都定位于1号染色体,并密切连锁,可能是从同一个基因复制而来。CD2和CD58的结合是属于嗜同种的相互作用(homophilic interaction)。
2.LFA-3分子的分布 分布于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表面。
3.LFA-3分子的功能 LFA-3分子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应用相应的McAb而得知,抗LFA-3抗体可(1)抑制效应相CTL的活性,可能与抑制CTL与靶细胞之间的粘附有关;(2)抑制lectin、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T细胞增殖反应。在EB病毒感染的Burkitt氏淋巴瘤细胞株中,发现有的肿瘤细胞由于缺乏LFA-3的表达而抵抗CTL的杀伤作用,提示LFA-3缺损的肿瘤细胞可能与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有关。发作性夜间血红素尿症(paroxysmal m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患者红细胞表面缺乏LFA-3、DAF和FcγRⅢ。
LFA-3以两种形式存在于细胞膜表面:(1)穿膜形式,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分别为188、23和12个氨基酸;(2)GPI“锚”形式,如EBV转化的JYB细胞系细胞表面LFA-3分子具有穿膜和GPI“锚”两种形式。
[GPI“锚”]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sitol,GPI)是质膜的组成成分,GPI骨架上的乙醇胺通过酰胺键固定于蛋白质的羧基端,成为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膜上的锚,这种结合到GPI的蛋白质即称为GPI锚蛋白。去污剂溶解脂质双层可获得结合在GPI上的蛋白质,磷脂酶C(PLC)可从细胞表面将糖一肌醇磷脂锚连的蛋白质释放出来,磷脂酰肌醇经PLC降解后所产生的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是重要的第二信使。
(七)CD28
1.CD28分子的结构 1980年Hara等首先用单克隆抗体9.3发现了CD28。CD28由两条44kDa多肽借二硫键组成的同源二聚体,分子量为90kDa。成熟的人CD28分子单肽链有202个氨基酸,基中胞膜外区有134氨基酸,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有一个IgV样区。人与小鼠CD28分子的同源性为68%。CD28与CTLA-4分子有高度同源,后者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TL细胞表面。
2.CD28分子的分布 在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细胞占54~86%,其中90%CD4+T细胞和50%CD8+T细胞表达CD28。CD28在CD28+T细胞中表达与功能有一定的关系,CD8+CD28+T细胞表现出MHC限制的细胞毒功能,而CD8+CD28-细胞可抑制抗体产生以及同种异体抗原所诱导的细胞增殖效应。此外,浆细胞瘤及部分活化B细胞也可表达CD28。
图1-7 CD28与CD80分子相互作用示意图
3.CD28分子的功能
(1)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抗CD28可加强PHA、ConA、抗CD2McAb、抗CD3McAb等增殖、活化的效应,增加IL-2、IL-3、TNF-α、IFN-β、GM-γ、GM-CSF等细胞因子产生,激活CTL细胞。此外,抗CD28McAb可诱导T细胞IL-13mRNA的表达。
(2)CD28的天然配体是B细胞活化抗原B7/BB1(CD80),CD28与CD80的结合是T-B细胞相互协作的主要方式,并刺激B细胞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