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补体的理化性质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2浏览:

补体系统中各成分的理化性状概括列于表3-2。由表见,补体成分大多是β球蛋白,少数几种属a或γ球蛋白,分子量在25~390KD之间。在血清中的含量以C3为最高,达1300μg/ml,其次为C4、S蛋白和H因子,各约为C3含量的1/3;其他成分的含量仅为C3的1/10或更低。

   补体成分的产生部位如表3-3所示,其中C7的产生部位尚不清楚。

表3-2 补体系统各成分的理化性状

补体成分 分子量(KD) 电泳区带 肽链数目 血清含量 裂解片段
Clq 390 γ2 18 70  
Clr 95 β 1 35  
Cls 85 α 1 35  
C2 117 β1 1 30 C2a,C2b
C3(A因子) 190 β1 2 1300 C3a,C3b,C3c,C3d
C4 180 β2 3 430 C4a,C4b C4c,C4d
C5 190 β1 2 75 C5a,C5b
C6 128 β2 1 60  
C7 120 β2 1 55  
C8 163 γ1 3 55  
C9 79 α 1 200  
B因子(C3PA) 95 β 1 240 Ba,Bb
D因子(C3PA酶原) 25 α 1 2  
P因子(备解素) 220 γ2 4 25  
C1INH 105 α 1 180  
C4bp 1100   6~8 250  
I因子(C3bINA) 93 β 2 50  
H因子(β1H) 150 β 1 400  
S蛋白 80 α 1 500  

表3-3 补体系统各成分产生部位

补体成分 产生部位
C1 小肠上皮细胞、脾、巨噬细胞
C2 巨噬细胞
C3 巨噬细胞、肝
C4 巨噬细胞、肝
C5 巨噬细胞
C6
C7
C8
C9
B因子 巨噬细胞、肝
D因子 巨噬细胞、血小板
P因子 巨噬细胞
I因子 巨噬细胞
H因子 巨噬细胞、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