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6浏览:
次
一、伤寒概述: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理特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明显。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玫瑰疹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寒杆菌→胃→小肠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胸导管→血(菌血症)→全身单核吞噬系统吞噬、繁殖→肝、脾、淋巴结肿大(以上10天是潜伏期)→大量细菌、毒素再次入血→败血症、毒血症。
2.胆囊内伤寒杆菌→肠→致敏的淋巴组织(淋巴小结)→强烈的过敏反应:坏死和溃疡形成。
三、病理变化
1.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2.伤寒细胞是指巨噬细胞内吞噬了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
3.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成为具有病理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病变伤寒肉芽肿或称伤寒小结。
四、肠伤寒和其他肠道传染病的鉴别
伤寒 |
急性细菌性痢疾 |
肠结核 |
肠阿米巴 |
血吸虫性肠病 | |
致病菌 |
伤寒杆菌 |
痢疾杆菌 |
结核杆菌 |
阿米巴滋养体 |
血吸虫虫卵 |
病变部位 |
是回肠末端
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 |
乙状结肠、直肠 |
回盲部 |
回盲部,升结肠 |
|
病变性质 |
急性增生性炎 |
急性纤维素性渗出性炎 |
慢性肉芽肿性炎 |
变质(坏死)新炎 |
慢性肉芽肿性炎 |
特征性病变 |
伤寒肉芽肿 |
假膜和地图状浅溃疡 |
结核结节 |
组织溶解破坏及阿米巴滋养体 |
急性和慢性虫卵结节 |
溃疡特征及合并症 |
1.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
2.溃疡深,易合并出血、穿孔 |
1.地图浅状溃疡
2.多局限在粘膜层
3.多完全修复,不留后遗症
4.少数转为慢性后纤维性修复肠狭窄 |
1.溃疡呈横带状(半环形),长径与肠管长轴垂直
2.纤维性修复后易导致肠狭窄 |
1.烧瓶状,口小底大,位于粘膜下层
2.溃疡间肠管粘膜正常
3.溃疡壁内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4.溃疡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微
5.合并症:肠穿孔、肠出血、肠腔狭窄、肝、肺、脑等肠外器官的病变。 |
不明显 |
特例 |
|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毒力较低的福氏、宋氏痢疾杆菌) |
|
|
|
|
|
粪质少,粘液脓血便,血色鲜红
镜检脓细胞多 |
|
味腥臭,血色暗红
镜检红细胞多,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
|
五、其他伤寒病变
1.肠系膜淋巴结、脾、肝及骨髓肿大,可见伤寒肉芽肿和坏死灶。
2.心肌:心肌纤维可有颗粒变性、甚至坏死,中毒性心肌炎,相对缓脉。
3.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可发生颗粒变性。
4.皮肤玫瑰疹。
5.胆囊伤寒杆菌可在胆囊内大量繁殖,成为慢性带菌者。
6.并发症:肠出血、穿孔、支气管肺炎。败血症、肠穿孔和肠出血为重要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