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肾小球肾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6浏览:

肾小球肾炎

类型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病理特点
光镜
免疫荧光
电镜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GN
急性肾炎综合征
与1~3周前的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免疫复合物)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
IgG、C3沿GBM和系膜区呈颗粒状沉积
肾小球上皮下驼峰状电子致密物质沉积
系膜增生性GN
蛋白尿,血尿,肾病综合征
不明
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增生
IgG、C3沿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
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膜增生性GN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I:免疫复合物
II:致密沉积物型
III:免疫复合物
系膜细胞和基质重度弥漫性增生,插入,基底膜增厚,双轨状
I:IgG、C3
II:C3,无免疫球蛋白
I:内皮下沉积
II:致密沉积物病
Ⅲ型:内皮上下均有沉积物
新月体性GN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I:抗肾小球GBM肾炎
II:免疫复合物性GN
III:免疫反应缺乏型GN(ANCA)
新月体形成
I:线性IgG和C3沿GBM
II:颗粒状沉积
III:阴性
I:无沉积物
II:沉积物
III:无
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免疫复合物
弥漫性GBM增厚,钉突形成
IgG、C3沿GBM颗粒状沉积
上皮下颗粒状沉积
微小病变
肾病综合征
基本正常
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慢性GN
慢性肾炎综合征
根据原病变类型
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根据原病变类型
根据原病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