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血液循环(4)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3浏览:

十、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及其最大分支。

  作用: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减小脉压差。

  2.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

  作用:构成主要的外周阻力,维持动脉血压。

  3.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

  作用: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

  4.容量血管——静脉。

  作用:容纳60%~70%的循环血量。

  十一、动脉血压

  1.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指主动脉压,通常用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

  2.形成血压的基本条件:(1)心血管内有血液充盈;(2)心脏射血。

  3.动脉血压的形成:(1)前提条件:血流充盈;(2)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5.动脉脉搏: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壁的扩张与回缩的起伏。

  十二、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

  1.静脉血压远低于动脉压,而且越靠近心脏越低。静脉压分为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

  2.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值为:0.4~1.2kPa(4~12cmH2O),它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中心静脉压升高多见于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3.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静脉回流的动力是静脉两端的压力差,即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压力差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但也受呼吸运动、体位、肌肉收缩等的影响。

  (2)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作为肌肉泵促进静脉回流。

  (3)呼吸运动通过影响胸内压而影响静脉回流。

  (4)人体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