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血液循环(1)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3浏览: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概念: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活动周期。

  2.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增大,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故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3.心脏泵血

  (1)射血与充盈血过程(以心室为例):

  ①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升高,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随后心室开始收缩,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②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而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入射血期。

  ③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在射血期的前1/3左右时间内,心室压力上升很快,射出的血量很大,称为快速射血期;随后,心室压力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血期。

  ④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心室舒张至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进入心室充盈期。

  ⑤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在充盈初期,由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较大,血液快速充盈心室,称为快速充盈期,随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减小,血液充盈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2)特点:

  ①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是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②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一个心动周期中,右心室内压变化的幅度比左心室的小得多,因为肺动脉压力仅为主动脉的1/6.

  ④左、右心室的搏出血量相等。

  ⑤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快速射血期。因为主动脉压高于左心房内压,所以心室从血液充盈到射血的过程,是其内压从低于左心房内压到超过主动脉压的过程,因此心室从充盈到射血这段时间内压力是不断升高的。而舒张过程中压力是逐渐降低的,左心室内压应在充盈开始之前最低即等容舒张期末最低。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约为60~80ml.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约为5~6L.

  心输出量不与体重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3.心脏作功

  心脏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时,是通过心脏作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血液的动能和压强能,以驱动血液循环流动。

  三、心音

  1.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异同:

标志
心音特点
主要形成原因
第一心音
心室收缩开始
音调低,历时较长
心室肌收缩,房室瓣关闭
第二心音
心室舒张开始
音调高,历时较短
半月瓣关闭振动,血流冲击动脉壁的振动

  2.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形成机制:

  (1)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期各种机械振动形成的,这一时期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关闭之前。其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流对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都引起机械振动,从而参与心音的形成。但各种活动产生的振动大小不同,以瓣膜的关闭作用最明显,因此第一心音中主要成分是房室瓣关闭。

  (2)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期各种机械振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半月瓣关闭。

  3.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是一种低频率振动,其形成可能与心房收缩和早期快速充盈有关。在儿童听到第三、第四心音属正常,在成人多为病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