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睾丸间质细胞的生理功能是
A.营养和支持生殖细胞
B.分泌雄激素
C.产生精子
D.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
E.起血睾屏障作用
【答案】B
2. 有经血没有凝血块的原因是
A.因有雌激素阻止血液凝固
B.因有孕激素阻止血液凝固
C.子宫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原
D.子宫内有肝素阻止血液凝固
E.子宫分泌前列腺素阻止血液凝固
【答案】C
3. 关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
B.增强输卵管平滑肌运动
C.促进子宫内膜增生
D.促进水和钠由体内排出
E.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
【答案】D
4. 结扎输卵管的妇女
A.副性征存在,附性器官萎缩
B.不排卵,无月经
C.不排卵,有月经
D.有排卵,有月经
E.副性征消失,附性器官萎缩
【答案】D
5.卵泡颗粒细胞主要产生
A.卵泡刺激素
B.黄体生成素
C.雌激素
D.孕激素
E.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答案】C
6. 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分泌
A.黄体生成素
B.卵泡刺激素
C.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D.人绒毛膜生长素
E.孕激素和雌激素
【答案】E
7.形成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的原因是
A.雌激素分泌增多、孕激素分泌减少
B.雌激素分泌减少、孕激素分泌增多
C.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迅速增多
D.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迅速减少
E.腺垂体分泌促激素增多
【答案】D
8.妊娠后期血中高浓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自
A.肾上腺皮质
B.卵泡
C.妊娠黄体
D.胎盘
E.卵巢
【答案】D
9.雄激素可使蛋白质
A.合成增多
B.分解增加
C.合成减少
D.分解减少
E.抑制利用
【答案】A
二、问答题
1.在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和子宫内膜的相互关系。
答:月经周期按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可分为卵泡期(增生期)、黄体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①从月经停止到排卵止称为卵泡期。此期开始时,血中雌、孕激素均处于低水平,至排卵前一周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迅速上升,至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达到顶峰。在卵泡期,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多、变长,故也称为增生期。
②从排卵起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称为黄体期。此期,血中孕激素浓度明显升高。子宫内膜在雌素作用的基础上又接受孕激素的刺激,内膜细胞糖原含量增加,腺管分泌含有糖原的粘液,故为分泌期。若卵子不受精,则黄体退化,进入月经期;若受孕,黄体即发育成妊娠黄体,可继续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子宫内膜受雌、孕激素的作用继续增厚,形成蜕膜。
③从月经来潮到出血停止,称为月经期。此期血中雌、孕激素含量迅速下降到最代水平,子宫内膜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随后出现子宫内膜脱落和出血,为行经期。
2.简述雄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①促进睾丸曲细精管的发育和精子的成熟。
②刺激男性附属性征的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刺激和维持男性副性征的发育和正常状态。
③促进蛋白质合成,使氨基酸分解代谢减弱,特别是骨骼和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增加。
④促进红细胞生成,使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多于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数量。
⑤维持男性正常性欲。
3.简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雌激素的作用雌激素是由卵泡和黄体分泌,胎盘也能分泌雌激素。
①促进女性附属性器官的生长和发育,使之成熟。
②促进输卵管运动。
③促进女性副性征的发育。
④能广泛地影响机体物质的代谢。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孕激素是卵巢的黄体产生的。此外肾上腺皮质和胎盘也可产生孕酮。孕激素的作用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的。
①孕激素促使在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发生分泌期的变化;能防止子宫收缩;能使宫颈粘液减少而变稠,不利于精子通过。
②促进乳腺腺细胞进一步发育。
③产热作用。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5℃左右,并在黄体期一直维持此水平。故基础体温的升高与孕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