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2 09:25浏览:

一、单选题
1.血液的pH值约为
A7.157.25
B7.257.35
C7.357.45
D7.457.55
E7.557.65
【答案】C
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
A.溶血
B.凝集
C.凝固
D.血沉加快
E.出血时延长
【答案】D
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形成的
A.无机盐
B.葡萄糖
C.白蛋白
D.纤维蛋白
E.血细胞
【答案】C
4.参与生理止血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血小板
【答案】E
5.50kg体重的健康人,其血量约为
A4L
B5L
C6L
D7L
E8L
【答案】A
6.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雌激素
B.肾素
C.甲状腺素
D.生长素
E.促红细胞生成素
【答案】E
7.肝素抗凝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A.抑制Ⅹ因子激活
B.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去除Ca2+
E.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答案】B
8.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时,引起水肿的原因是由于
A.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D.淋巴回流量增加
E.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答案】B
9. A型标准血清与B型血液混合时,可引起的反应是
A.红细胞叠连
B.红细胞聚集
C.血液凝固
D.红细胞凝集
E.红细胞沉淀
【答案】D
10.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
B.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凝集素的类型
D.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
E.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答案】B
11.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血型是
AA
BB
CAB
DO
ERh
【答案】A
12.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
A.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B.血小板3因子和Ⅴ
C.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DCa2+
E.磷脂
【答案】A
13.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答案】E
14.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数目增加
B.红细胞脆性增加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加
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加
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答案】D
15.下列血液检查正常参考值中,哪一项不正确
A.男性红细胞比容为40%50%
B.凝血时间为510min
C.白细胞数目为4.0 × 109/ml10.0 × 109/ml
D.女性血沉第1小时不超过10mm
E.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7%8%
【答案】C
16.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
A.铁和维生素B12
B.维生素B12和叶酸
C.蛋白质和钙
D.蛋白质和铁
E.铁、蛋白质和维生素B6
【答案】D
17.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血浆不使受血者血浆发生凝固
E.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答案】B
18.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缺少
A.亚铁离子
B.蛋白质
C.维生素B12和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维生素D3
【答案】C
19.血液凝固后,血块收缩析出的液体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血清
D.细胞外液
E.体液
【答案】C
20.血液凝固的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是
A.Ⅳ
B.Ⅷ
C.Ⅲ
D.Ⅻ
E.Ⅱ、Ⅶ、Ⅸ、Ⅹ
【答案】A
21.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相对值的是
A.血液比重
B.血液粘滞性
C.血细胞比容
D.血液渗透压
E.血红蛋白含量
【答案】C
2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红细胞数量
B.白细胞数量
C.血浆蛋白含量
D.无机盐含量
E.非蛋白氮含量
【答案】D
23.血清与血浆的重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
A.钙离子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
【答案】E
24.血管损伤后,首先与其接触活化的因子是
A.Ⅴ
B.Ⅸ
C.Ⅹ
D.Ⅺ
E.Ⅻ
【答案】E
二、问答题
1.比较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不同。
答:比较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不同
比较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形成的物质
无机离子或小分子物质(NaCl等)
大分子有机物(血浆白蛋白)
正常值
6697 kPa
3.3kPa
选择半透膜
细胞膜
血管壁
生理功能和意义
维持细胞膜内外水的平衡以保持血细胞的形态
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以保持血容量
影响内环境稳态
由于细胞内液和外液中晶体物质几乎相等,故临床常用0.9%NaCl5%葡萄糖液做为等渗溶液,以保持血细胞形态和功能。若血浆渗透压高,则红细胞皱缩血浆渗透压低,则红细胞膨胀,甚至红细胞膜破裂。
血管壁两侧分别内为血浆,外为组织液。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蛋白质含水量高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以维持血容量。若血浆胶体渗透有变化,则影响物质交换,造成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障碍,形成水肿。
2.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指出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的区别。
答: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Ⅹa、Ⅴ、PF3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