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01 15:00浏览:
次
|
营养不良性钙化 |
转移性钙化 |
定义 |
钙盐沉积于坏死、出血、血栓、粥样斑块或异物中 |
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常(高钙血症)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 |
病因 |
局部碱性磷酸酶增多 |
全身钙磷代谢异常,高钙血症。甲旁亢、骨肿瘤、vitD摄入过多。 |
常见部位 |
结核病的干酪样坏死、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瘢痕组织 |
常见于肾小管、肺、胃的间质细胞 |
坏死类型 |
定义 |
常见部位/疾病 |
凝固性坏死 |
蛋白质变性凝固,酶作用较弱的组织。
肉眼:灰黄、干燥、质实,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镜下:组织轮廓保存,细胞轮廓消失。
彻底的凝固性坏死, |
实质脏器:心、肝、肾、脾 |
干酪性坏死 |
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肉眼:灰黄,细腻,瑞士干奶酪样
镜下:红染细颗粒状,组织轮廓和细胞轮廓均消失 |
结核病的病变特征 |
液化性坏死 |
蛋白质含量少,酶性作用强和脂类物质多,组织溶解液化 |
脑、脊髓、脂肪、胰腺 |
纤维素样坏死 |
又称纤维素样变性。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 |
风湿病、SLE、结节性多动脉炎、急进性高血压/新月体性GN、胃溃疡 |
坏疽 |
坏死组织继发腐败菌感染 |
|
1)干性坏疽 |
坏死后水分蒸发,腐败变化轻,色黑,干燥,边界清 |
四肢末端 |
2)湿性坏疽 |
水分不易蒸发,腐败菌感染重,色黑,湿润,边界不清 |
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
3)气性坏疽 |
属于湿性坏疽,多合并厌氧菌感染,产生大量气体 |
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 |
|
凋亡 |
坏死 |
机制 |
基因调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主动进行(自杀性) |
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进行(他杀性) |
诱因 |
生理性或轻微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如生长因子的缺乏 |
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如缺氧、感染、中毒等 |
死亡范围 |
多为散在的单个细胞 |
多为集聚的大片细胞 |
形态特征 |
细胞固缩,核染色边集,细胞膜及各细胞器膜完整,膜可发泡成芽,胞质裂解成许多碎片(凋亡小体)。 |
细胞肿胀,核染色质絮状或边集,细胞膜或细胞器溶解破裂,溶酶体释放,细胞自溶。 |
生化特征 |
耗能的主动过程,有新蛋白合成
早期规律性降解为180—200bP片段
琼脂凝胶电泳呈特征性梯带状 |
不耗能的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DNA降解无规律,片段大小不一琼脂凝胶电泳不呈梯带状 |
周围反应 |
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 |
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