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及生物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既是基础性医学学科,又是应用基础性学科,对于诊断、预防、治疗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临床医学各科密切相关。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以黄汉菊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叶嗣颖教授参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6版《医学微生物学》以及黄汉菊教授参编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主要教材。实验课主要以本教研室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为教材。
教学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技术,建立无菌观念,为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相关的免疫损伤,达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掌握了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为医学各专业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将来的实际工作。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人类对传染病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将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有助于培养自己严谨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使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和巩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并在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为今后有关疾病的诊断与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试验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实验中,着重于基本操作的学习。各论实验中,主要对一些常见的人类传染病病原进行较为系统的生物学性状的实验,并通过临床标本的检查,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病原学及血清学诊断过程。在微生物学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严格贯彻“无菌概念”的培养和训练。同时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进行,更大地开发基础医学实验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方面的潜能,促使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