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一、掌握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表面抗原(HA,NA)及其功能;流感病毒的分型、变异和意义
二、熟悉
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病毒分离鉴定和防治原则
2.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3.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4.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5.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致病性
6.风疹病毒的形态及致病性
7.冠状病毒的形态及致病性
8.腺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三、了解
1.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2.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肠病毒
【教学要点】
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流行性感冒病毒
生物学性状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
核心
包膜
内层
外层:脂质双层膜
两种刺突,
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及其功能
流感病毒的分型与抗原变异
型与亚型的分类依据
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两种形式: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
防治原则
接种疫苗
药物治疗
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大小、核酸不分节段,胞膜刺突蛋白不同
麻疹病毒
生物学性状
结构:刺突为H和F蛋白
培养特性:引起细胞融合,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传播途径,所致疾病和临床表现
麻疹晚期神经中枢系统并发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免疫力情况:恢复靠细胞免疫,感染后免疫力牢固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紧急预防
腮腺炎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并发症
防治原则
疫苗接种:MMR三联疫苗
呼吸道合胞病毒
致病性
腺病毒
病毒的形态
传播途径和所致疾病
风疹病毒
病毒的形态
致病性与免疫性
冠状病毒
病毒的形态
致病性:普通感冒与S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