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临床医生所观察到的个体病人的疾病特征(症状和体征)以及群体发病特征常常与病人所处的生活或职业环境有关。本章主要培养临床医生从环境医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解释和处理疾病的思维方法。实习1-4的内容是本重要的部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达到:
1.掌握:基本概念、环境暴露信息收集的方法、环境与疾病因果关系判断的原则
2.熟悉:不同环境介质有害物质的来源、种类;环境有害物质进入集体的途径和体内过程;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呼吸、血液、神经、泌尿生殖、免疫、致癌)的影响及其特点
3.了解:危险度评价的意义、内容和基本步骤
【内容】
1.基本概念:环境污染、暴露、混合暴露、暴露途径、生物转化、效应与反应、剂量-反应关系、毒性、危险度评价、暴露评价、危害鉴定、NOAELs、LOAELs、RfD、危险度管理
2.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大气、水、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3.环境有害物质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转归,进入生物体的途径,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过程
4.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影响生活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有害物质对呼吸、血液、神经、泌尿生殖、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外源化合物的致癌作用。
5.环境有害物质的危险度评价组成和基本步骤、危险度管理
6.环境有关疾病接触史的采集(实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