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医学心理学——第十章 心身疾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06:53浏览:

[目的和要求]
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和界定条件,应激与应激反应,心身疾病的原因。了解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发病与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关系。
[内容]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和界定条件
1、概念,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和病程演变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躯体性疾病。
2、界定条件:美国Kaplan的界定条件和我国的条件
二、心理应激
1、心理应激的概念
2、心理应激的模式
1)输入部分:即应激源,包括社会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躯体性应激源和文化性应激源。
2)中介机制:心理中介机制、生理中介机制。
3)应激反应: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4)反应结果
三、心身疾病发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1、情绪与心身疾病
2、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
3、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
4、生理因素与心身疾病
四、心身疾病的分类
五、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和一般治疗方法
1、心身疾病的预防:生物学预防,心理社会预防。
2、诊断:躯体诊断的心理诊断。
3、治疗:改变环境、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六、介绍几种心身疾病和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道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癌症。
 
[教学时数]4学时
[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医疗专业强调心身疾病的诊断和心理社会影响因素,预防专业与药学专业强调心身疾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