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21分)
1.带虫免疫:
2.Opportunisticparasite:
3.变态:
4.异位寄生:
5.Nocturnalperiodicity:
6.Recrudescence:
7.孳生地: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
A自然疫源性,季节性,阶段性
B多发性,自然疫源性,连续性
C阶段性,连续性,季节性
D地方性,阶段性,自然疫源性
E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2.人误食新鲜粪便污染了的食物可能感染:
A蛔虫B溶组织内阿米巴
C丝虫
D美洲钩虫
E鞭虫
3.幼虫期不侵犯人体肺部的寄生虫是:
A钩虫
B肺吸虫
C蛔虫
D姜片虫
E血吸虫
4.下列不属食源性寄生虫的是:
A血吸虫
B旋毛虫
C曼氏迭宫绦虫
D弓形虫
E肺吸虫
5.钩虫引起异嗜症可能与哪种因素有关:
A铁质缺乏
B蛋白质缺乏
C维生素缺乏
D蛋白质、维生素均缺乏
E糖类缺乏
6.链状带绦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
A成虫头节小钩和吸盘对肠壁的刺激
B成虫吸收大量的营养
C虫体代谢产物毒素作用
D囊尾蚴寄生组织器官所造成的损害
E六钩蚴穿过组织时的破坏作用
7.班氏丝虫成虫引起的慢性阻塞性病变出现的症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乳糜尿
B淋巴管曲张
C丝虫热
D象皮肿
E鞘膜积液
8.关于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前鞭毛体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
B无鞭毛体在白蛉胃内繁殖
C生活史有中间宿主
D白蛉为传播媒介
E人为其终宿主
9.刚地弓形虫的侵入途径是:
A仅经输血
B仅经胎盘
C经媒介昆虫叮咬
D直接经皮肤侵入
E主要经口
10.硬蜱的吸血习性是:
A仅雌性吸血
B仅若虫吸血
C仅幼虫吸血
D雌虫、雄虫、若虫、幼虫都吸血
E雌虫、若虫及幼虫吸血,雄虫不吸血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分为 、 、 。
2.分别写出下列寄生虫病的感染阶段:肺吸虫病 、猪带绦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病 、黑热病 。
3.蛲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 和 。
血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 和 。
4.滴虫性阴道炎主要临床症状为 、 。
5.写出下列寄生虫在人体中的寄生部位:旋毛虫幼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鞭虫 。
6.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分为 、 、 、 、 和 。
7.虱能够紧紧抓住宿主毛发或衣物纤维是由于其 节末端的爪与 节的指状突形成 。
8.蚊的生殖营养周期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9.蚤可传播 、 疾病。
四、简答题:(共40分)
1.一个咳血病人怎样会怀疑他可能是并殖吸虫病患者?(8分)
2.阐明疟原虫的生活史与致病的关系及其对疟原虫防治的现实意义。
3.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标准。(8分)
4.简述人群中土源性线虫感染比较普遍的原因。(8分)
5.试述与蝇类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8分)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4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但体内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而仅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抗再感染;一旦用药物清除了体内寄生虫,该免疫力也逐渐消失。
2.Opportunisticparasite: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体内寄生时,通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时,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则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明显增强,而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致死。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3.变态:节肢动物由卵发育至成虫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的总和称为变态。
4.异位寄生:寄生虫寄生在正常寄生部位以外的地方,对机体造成危害。
5.Nocturnalperiodicity:丝虫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液中昼少夜多的现象。
6.Recrudescence:疟疾初发后,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大量增殖而引起的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7.孳生地:昆虫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场所。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2.D,3.D,4.A,5.A,6.D,7.C,8.E,9.E,10.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性(免疫性)损伤
2.囊蚴、囊尾蚴、棘球蚴、前鞭毛体
3.棉签拭子法和透明胶纸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毛蚴孵化法
4.阴道瘙痒、白带增多
5.横纹肌、小肠、盲肠
6.环境防制、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遗传防制、法规防制
7.跗、胫、攫握器
8.寻找宿主吸血、卵巢发育、寻找孳生地产卵
9.鼠疫、地方性伤寒
四、简答题:(共40分)
1.一个咳血病人怎样会怀疑他可能是并殖吸虫病患者?(8分)
要点:a.患者有吃蝲蛄或蟹的习惯;
B.患者来自肺吸虫的流行区;
2.阐明疟原虫的生活史与致病的关系及其对疟原虫防治的现实意义。
要点: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包括红内期和红外期,红外期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引起复发,红内期红细胞中的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引起发作,红细胞中残存的疟原虫引起再燃。杀灭红内期疟原虫可以控制发作,用氯喹。杀灭红外期裂殖子及休眠子,用伯喹。
3.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标准。(8分)
第七版李雍龙主编人体寄生虫P211
4.简述人群中土源性线虫感染比较普遍的原因。(8分)
第七版李雍龙主编人体寄生虫P159
5.试述与蝇类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8分)
第七版李雍龙主编人体寄生虫P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