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组织与胚胎学综合测试卷四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2:51浏览: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人胚发育过程中咽囊的演变。(10分)
 
  2.试述破骨细胞的分布,光、电镜结构及功能。(10分)
 
  3.试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10分)
 
  二、名词解释:(共计18.0分) ________
 
  4.次级淋巴小结(主要组成细胞、光镜结构特点) (3.0分)
 
  5.精子发生(定义、分阶段)(2.0分)
 
  6.血-脑屏障(定义、组成)(3.0分)
 
  7.肾单位(定义、组成、分类、分布)(3.0分)
 
  8.闰盘(组成、光镜下形态特点、电镜下的位置和连接结构)(3.0分)
 
  9.顶体反应(定义)(4.0分)
 
  三、英译中名词:(共计2.0分、每题0.2分)_______
 
  10.primary spermatocyte
 
  11.pulmonary lobule
 
  12.gastric gland
 
  13.germinal center
 
  14.hepatocyte
 
  15.endoderm
 
  16.acidophilic cell
 
  17.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18.perisinusoidal space
 
  19.fertilized ovum
 
  四、选择题(共40题,计20.0分,每题0.5分)_____
 
  A型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
 
  20.以下不属于门管区的结构是( )
 
  A.小叶间静脉
 
  B.小叶间动脉
 
  C.小叶间结缔组织
 
  D.小叶下静脉
 
  E.小叶间胆管
 
  21.对皮脂腺的结构及功能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多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
 
  B.其导管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
 
  C.导管开口于毛囊上1/3处
 
  D.其腺泡的外层细胞体积小,具增殖分化能力
 
  E.细胞以顶浆分泌的方式分泌皮脂
 
  22.肌节是( )
 
  A.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B.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纤维
 
  C.相邻两条M线间的一段肌纤维
 
  D.相邻两个H带间的一段肌纤维
 
  E.相邻两条M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23.以下各结构均来自外胚层,除了( )
 
  A.内耳膜迷路
 
  B.角膜上皮
 
  C.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上皮
 
  D.交感神经节
 
  E.嗜铬细胞
 
  24.皮质迷路是指( )
 
  A.伸入相邻两肾锥体之间的皮质
 
  B.从肾锥体底部呈辐射状伸入皮质的条纹
 
  C.髓放线之间的皮质
 
  D.肾小体所在部位
 
  E.近曲小管所在部位
 
  25.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分子是( )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原蛋白
 
  E.肌红蛋白
 
  26.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主要分泌( )
 
  A.甲状旁腺素
 
  B.催乳激素
 
  C.降钙素
 
  D.促性腺激素
 
  E.促脂激素
 
  27.血-胸腺屏障,不包含哪一项?( )
 
  A.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
 
  B.胸腺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C.血管周间隙及其中的巨噬细胞
 
  D.连续的上皮基膜
 
  E.上皮细胞突起
 
  28.关于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特征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胞质内有较多的脂滴
 
  B.丰富的滑面内质网
 
  C.管状嵴的线粒体
 
  D.无膜包颗粒
 
  E.起源于内胚层或外胚层
 
  29.关于初级卵泡结构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单层立方或增殖为多层
 
  B.出现透明带
 
  C.卵泡膜形成
 
  D.出现卵泡腔
 
  E.电镜下可见卵母细胞表面的微绒毛伸至透明带内
 
  30.放射冠是指( )
 
  A.紧靠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
 
  B.紧靠卵泡腔的一层卵泡细胞
 
  C.紧靠透明带的一层立方形卵泡细胞
 
  D.卵泡膜内层的结缔组织细胞
 
  E.卵泡壁最外层的卵泡细胞
 
  31.关于垂体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正确?( )
 
  A.合成ADH和催产素
 
  B.是垂体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前体
 
  C.发出神经垂体内的神经纤维
 
  D.是分泌赫林体的细胞
 
  E.是胞质中含有脂滴和棕黄色颗粒的神经胶质细胞
 
  32.神经元的轴突内缺少( )
 
  A.微管
 
  B.神经丝
 
  C.微丝
 
  D.滑面内质网
 
  E.尼氏体
 
  33.下列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正常受精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
 
  B.妊娠黄体的维持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C.胚泡正常植入可在输卵管内
 
  D.平滑绒毛膜不参与胎盘的形成
 
  E.羊膜与外胚层相连
 
  34.我国正常成年女性外周血中红细胞的平均值是( )
 
  A.350万~450万个/μl
 
  B.400万~500万个/L
 
  C.4,000~10,000个/μl
 
  D.400万~500万个/μl
 
  E.10万~30万个/μl
 
  35.外周血中,以下哪一项血小板数为血小板减少?( )
 
  A.低于40万/μl
 
  B.低于30万/μl
 
  C.低于20万/μl
 
  D.低于10万/μl
 
  E.低于5万/μl
 
  36.原始血细胞发生于( )
 
  A.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
 
  B.胚盘内胚层
 
  C.胚盘外胚层
 
  D.间介中胚层
 
  E.生殖嵴表面上皮
 
  37.卵圆窝的形成时间是( )
 
  A.出生后2年
 
  B.出生后1年
 
  C.出生后立即形成
 
  D.出生后3个月
 
  E.出生前已形成
 
  38.对软骨囊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
 
  A.位于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内
 
  B.含硫酸软骨素较多
 
  C.染色后呈弱嗜酸性
 
  D.内含胶原原纤维少或无
 
  E.染色后呈强嗜碱性
 
  39.不再进行分裂而只有形态变化的生精细胞是(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子细胞
 
  E.精子
 
  B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可重复选择)
 
  备选答案:
 
  A.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B.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C.室管膜细胞
 
  D.卫星细胞
 
  E.小胶质细胞
 
  40.被覆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表面( )
 
  41.多分布于脑和脊髓的白质内 ( )
 
  42.包裹神经元的胞体 ( )
 
  43.多分布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内 ( )
 
  44.吞噬细胞碎屑及退化变性的髓鞘( )
 
  备选答案: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成熟的卵细胞
 
  E.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45.原始卵泡含有 ( )
 
  46.初级卵泡含有 ( )
 
  47.次级卵泡含有 ( )
 
  48.成熟卵泡含有 ( )
 
  49.排卵时排出的是 ( )
 
  50.卵子受精后分裂分化为( )
 
  备选答案:
 
  A.基蜕膜
 
  B.包蜕膜
 
  C.壁蜕膜
 
  D.丛密绒毛膜
 
  E.平滑绒毛膜
 
  51.随胎儿逐渐长大,形成胎盘胎儿部的结构是( )
 
  52.胎盘隔的形成与什么结构有关 ( )
 
  53.随胎盘增大渐与子宫壁蜕膜相融合的结构是( )
 
  54.随胎儿逐渐长大,形成胎盘母体部的结构是( )
 
  备选答案:
 
  A.成纤维细胞
 
  B.纤维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E.巨噬细胞
 
  55.参与机体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
 
  56.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 )
 
  57.可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是( )
 
  58.处于功能静止状态的细胞是( )
 
  59.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是( )
 
参考答案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人胚发育过程中咽囊的演变。
 
  答:咽囊共有5对,其演变的结构为: 第一对咽囊向外测伸长(☆),形成咽鼓管(☆),末端膨大形成中耳鼓室(☆);第二对咽囊外侧退化(☆),内侧形成腭扁桃体上皮(☆)和隐窝(☆);第三对咽囊分为背腹两部分(☆),腹侧份上皮增生形成左右两条细胞索(☆)并向胚体尾端伸长(☆)形成胸腺原基(☆),最后形成胸腺(☆);背侧上皮增生随胸腺下移(☆)到甲状腺原基的背侧(☆),形成下一对甲状旁腺(☆);第四对咽囊也分为背腹两部分(☆),腹侧退化(☆),背侧形成上一对甲状旁腺(☆);第五对咽囊形成一小团细胞,称后鳃体(☆),其一部分细胞迁移到甲状腺原基(☆),分化为滤泡旁细胞(☆)。
 
  注:每(☆)1分,10×1=10分
 
  2、试述破骨细胞的分布,光、电镜结构及功能。(10分)
 
  答:破骨细胞常位于骨(/骨基质的)吸收面凹陷处(☆)。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一般可含6~50个细胞核(☆)。细胞质嗜酸性,呈泡沫状(☆)。破骨细胞紧贴骨质的一侧有皱褶缘(☆),电镜下可见皱褶缘为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胞质内含大量线粒体和溶酶体(☆)。皱褶缘周围有一环形亮区,含大量的微丝(☆)。亮区与骨基质表面紧密相贴,封闭了其内侧(☆),构成了溶骨微环境(☆)。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吸收骨(/溶骨)的能力(☆)。
 
  注:每(☆)1分,1×10=10分
 
  3、试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10分
 
  答: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为含氮类激素,所以它具有含氮类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该细胞为立方形,胞质嗜碱性(☆),核圆,位于中央(☆)。滤泡上皮细胞的高度随腺体的功能状态而变化(☆)。当功能活跃时,滤泡上皮细胞增高呈柱状,滤泡腔内胶质减少;反之,细胞呈扁平状,胶质增多(☆)。电镜下,滤泡细胞胞质内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过氧化物酶体、溶酶体和线粒体(☆),细胞顶部有中等密度的分泌颗粒和低电子密度的胶质小泡(☆)。功能: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储存T3、T4(☆),促进细胞氧化和能量代谢,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注:每(☆)0.5分,20×0.5=10分
 
  二、名词解释:(共计18.0分)
 
  4.次级淋巴小结(主要组成细胞、光镜结构特点) (3.0分)
 
  答:次级淋巴小结是以B细胞为主(☆)密集而成的圆形或椭圆形淋巴组织。次级淋巴小结中心浅染,称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可分为暗区(☆)和明区(☆),朝向被膜一侧(☆)有(半月形)小结帽(☆)。
 
  注:每(☆)示0.5分,0.5×6=3分
 
  5.精子发生(定义、分阶段)(2分)
 
  答:是指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精子发生包括三个阶段:①精原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精母细胞(☆);②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精子细胞(☆),③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
 
  注:每(☆)0.5分,0.5×4=2
 
  6.血-脑屏障(定义、组成)(3.0分)
 
  答:血脑屏障是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屏障结构(☆),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完整的基膜(☆)和神经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胶质界膜(☆)组成。
 
  注:每(☆)0.5分,0.5×6=3
 
  7.肾单位(定义、组成、分类、分布)(3分)
 
  答:肾单位是肾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按照肾小体的分布位置,可将肾单位分为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前者位于皮质浅部(☆),后者位于皮质深部(☆)。
 
  注:每(☆)0.5分,0.5×6=3
 
  8.闰盘(组成、光镜下形态特点、电镜下的位置和连接结构)(3分)
 
  答:闰盘由相邻心肌纤维的突起嵌合而成(☆)。光镜下,在HE染色标本中呈横行或阶梯状粗线(☆)。电镜下,闰盘位于Z线水平(☆),在横向连接的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在纵向连接部分有缝隙连接(☆),
 
  注:每(☆)0.5分,0.5×6=3
 
  9.顶体反应(定义)(4分)
 
  答:获能精子(☆)与卵子放射冠(☆)接触时,其顶体前膜(☆)与精子的质膜(☆)发生局部融合,形成许多小孔(☆),顶体内所含的酶从中释放出来(☆),溶解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顶体的这种变化称顶体反应(☆)。
 
  注:每(☆)0.5分,0.5×8=4
 
  三、英译中名词:(共计2.0分、每题0.2分)
 
  10.初级精母细胞
 
  11.肺小叶
 
  12.胃底腺
 
  13.生发中心
 
  14.肝细胞
 
  15.内胚层
 
  16.嗜酸性细胞
 
  17.近曲小管
 
  18.窦周间隙
 
  19.受精卵
 
  四、选择题(共40题,计20.0分,每题0.5分)
 
  A型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
 
  20.D 21.E 22.A 23.C 24.C 25.A 26.C 27.B 28.E 29.D 30.A 31.E 32.E 33.C 34.A 35.D 36.A 37.B 38.C 39.D
 
  B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可重复选择)
 
  40.C 41.B 42.D 43.A 44.E 45.B 46.B 47.B 48.E 49.C 50.D 51.D 52.A 53.B 54.A 55.C 56.D 57.A 58.B 59.E
 
  组织学与胚胎学综合测试卷五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肥大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10分)
 
  2.试述胃底腺主细胞和壁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10分)
 
  3.试述受精的概念、部位及过程。(10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3.0分,共计9.0分)
 
  4.溶血(定义)(3.0分)
 
  5.尼氏体(光镜下特点,电镜下组成)(3.0分)
 
  6.气-血屏障(定义、组成)(3.0分)
 
  三、英译中名词:(每题0.2分,共计2.0分)
 
  7.intercalated disk
 
  8.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9.sinusoid capillary
 
  10.hepatic lobule
 
  11.paracortex zone
 
  12.urogenital ridge
 
  13.acidophilic cell
 
  14.corpus luteum
 
  15.intracellular secretory canaliculi
 
  16.keratinocyte
 
  四、选择题(共28题,计14.0分,每题0.5分)
 
  A型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
 
  17.以下关于基膜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位于所有上皮与结缔组织连接面
 
  B.所有组成成分由上皮细胞产生
 
  C.不同上皮的基膜厚薄不同
 
  D.具有支持连接作用
 
  E.可透过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18.对于骨骼肌纤维横小管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而成
 
  B.同一水平的横小管可相互吻合,并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
 
  C.在人及哺乳动物的肌纤维内位于Z线水平
 
  D.垂直于肌膜表面
 
  E.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每个肌节
 
  19.关于小肠环形皱襞的组成成分中,哪一项错误?( )
 
  A.小肠上皮
 
  B.黏膜下层
 
  C.肌层
 
  D.固有层
 
  E.黏膜肌层
 
  20.下列哪一项不是变移上皮的特点?( )
 
  A.分布于大部分泌尿管道的腔面
 
  B.表层细胞具有防止尿液侵蚀的作用
 
  C.表层的一个细胞可覆盖中间层的几个细胞
 
  D.上皮各处厚薄不一,因其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常起伏不平
 
  E.上皮形态常随所在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变化
 
  21.下面哪一项结构特征符合浆细胞?( )
 
  A.细胞核大,圆形
 
  B.细胞核小,圆形或肾形
 
  C.细胞核大,偏位
 
  D.细胞核扁圆形,偏位
 
  E.细胞核圆形,偏位,呈车轮状
 
  22.以下称为弹性动脉的是( )
 
  A.微动脉
 
  B.中等动脉
 
  C.小动脉
 
  D.大动脉
 
  E.肾动脉
 
  23.肾小叶的组成是( )
 
  A.一个肾锥体
 
  B.一个肾柱
 
  C.每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
 
  D.皮质迷路及其周围的髓放线
 
  E.乳头管及其连接的肾单位
 
  24.神经元的轴突内缺少( )
 
  A.微管
 
  B.神经丝
 
  C.微丝
 
  D.滑面内质网
 
  E.尼氏体
 
  25.以下哪两种有腔管道在肝内是相通的?( )
 
  A.肝血窦与胆小管
 
  B.中央静脉与肝血窦
 
  C.胆小管与窦周隙
 
  D.中央静脉与胆小管
 
  E.小叶下静脉与胆小管
 
  26.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的时间是( )
 
  A.胚胎期
 
  B.出生时
 
  C.排卵前24~36小时
 
  D.排卵前36~48小时
 
  E.排卵后
 
  27.关于分泌含氮类激素细胞特征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B.含丰富的脂滴
 
  C.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D.有较多膜包颗粒
 
  E.起源于内胚层或外胚层
 
  28.关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细胞圆形或立方形
 
  B.细胞表面有少量微绒毛
 
  C.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D.含有电子密度低的指状分泌颗粒
 
  E.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29.以下对于网织红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数量很少,只占成人外周血红细胞总数的0.5%~1.5%
 
  C.新生儿可达3%~6%
 
  D.较成熟红细胞略大,故很容易与成熟红细胞相区分
 
  E.还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
 
  30.关于周围淋巴器官,哪一项错误?( )
 
  A.包括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
 
  B.其中的T细胞成熟于胸腺
 
  C.其中的B细胞成熟于骨髓
 
  D.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受抗原刺激
 
  E.是免疫应答的场所
 
  B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可重复选择)
 
  备选答案:
 
  A.近端小管
 
  B.细段
 
  C.远端小管
 
  D.集合小管
 
  E.髓袢
 
  31.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嗜酸性,细胞核位于细胞近基部,细胞基底部有纵纹( )
 
  32.胞质弱嗜酸性,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或近腔面,细胞基底部纵纹明显( )
 
  33.细胞由立方形至高柱状,细胞界限清楚,核圆,位于细胞中央( )
 
  34.细胞为单层扁平上皮( )
 
  备选答案:
 
  A.支持细胞
 
  B.肌样细胞
 
  C.精原细胞
 
  D.间质细胞
 
  E.精母细胞
 
  35.位于生精小管基膜外,具有收缩功能( )
 
  36.位于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 )
 
  37.紧贴生精小管基膜管腔侧( )
 
  38.经历两次减数分裂( )
 
  39.分泌物可结合雄激素( )
 
  备选答案: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节细胞
 
  E.Muller细胞
 
  40.神经胶质细胞( )
 
  41.中间神经元( )
 
  42.可感受强光( )
 
  43.轴突构成视神经( )
 
  44.感受暗光和弱光( )
 
参考答案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肥大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10分)
 
  答:肥大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卵圆(椭圆)形(☆),细胞核较小,呈圆形(☆)。细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的(☆)嗜碱性颗粒(☆)。电镜下,颗粒大小不一,由单位膜包裹(☆),颗粒内含组胺(☆)、肝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肥大细胞还能分泌白三烯(☆)。其中组胺、白三烯能使微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可造成大量液体从血管内渗出,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在皮肤则表现为荨麻疹(☆)。若影响了细支气管(☆),则可导致管壁黏膜水肿(☆),平滑肌痉挛性收缩(☆),造成呼吸困难,引起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到变态反应的部位(☆),因此肥大细胞具有一定的抗过敏反应的作用(☆)。肝素则有抗凝血作用(☆)。
 
  注:每(☆)1分 1×10=10分
 
  2.试述胃底腺主细胞和壁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10分)
 
  答:胃底腺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细胞呈锥形或柱状(☆),细胞核圆形(☆),位于基部(☆),核下方细胞质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电镜下细胞基底部及核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核上方胞质内有大量的酶原颗粒(☆)。主细胞可分泌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成胃蛋白酶(☆)。胃底腺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锥体形(☆),细胞核圆形(☆),居中,有的细胞可见双核(☆),细胞质强嗜酸性(☆)。电镜下,壁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迂曲分支的小管,称细胞内分泌小管(☆),小管腔面和细胞顶部有许多微绒毛(☆)、小管附近有微管泡系统(☆)。该细胞具有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在人)的功能(☆)。
 
  注:每(☆)0.5分 0.5×20=10分
 
  3.试述受精的概念、部位及过程(10分)
 
  答:受精是精子进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部位一般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受精过程:当获能的精子和卵子相遇后(☆),它首先与卵子周围的卵丘细胞接触(☆),这时受其影响,获能精子顶体的外膜(☆)与精子的细胞膜发生局部融合(☆),形成许多小孔(☆),顶体内所含的水解酶从逐渐释放出来(☆)。精子顶体的这种变化称为顶体反应(☆)。顶体酶先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继而分解透明带(☆)。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后,精子头侧面的细胞膜与卵细胞膜融合,精子进入卵内(☆)。之后,随即发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其余精子进入(☆)。精子的进入激发卵子迅速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卵子和精子细胞核分别变成雌原核(☆)和雄原核(☆),两原核在细胞中部靠拢,随即核膜消失(☆),染色体混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即合子(☆)。
 
  注:每(☆)0.5分 0.5×20=10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3.0分,共计9.0分)
 
  4.溶血(定义)(3.0分)
 
  答: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内(☆),造成红细
 
  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甚至引起细胞膜破坏)(☆),血红蛋白溢出(☆),
 
  此现象称溶血。
 
  注:每(☆)0.5分,0.5×6=3分
 
  5.尼氏体(光镜下特点,电镜下组成)(3.0分)
 
  答:光镜下,尼氏体呈嗜碱性的团块或颗粒状(☆),电镜下,尼氏体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
 
  注:每(☆)示1.0分,1.0×3=3分
 
  6.气-血屏障(定义、组成)(3.0分)
 
  答:气-血屏障是指肺泡腔内的氧气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二氧化碳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组成: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上皮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连续的内皮(☆)。
 
  注:每(☆)0.5分,0.5×6=3
 
  三、英译中名词:(每题0.2分,共计2.0分)
 
  7.闰盘
 
  8.近曲小管
 
  9.窦状毛细血管
 
  10.肝小叶
 
  11.副皮质区
 
  12.尿生殖嵴
 
  13.嗜酸性细胞
 
  14.黄体
 
  15.细胞内分泌小管
 
  16.角质形成细胞
 
  四、选择题(共28题,计14.0分,每题0.5分)
 
  A型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
 
  17.B 18.C 19.C 20.D 21.E 22.D 23.C 24.E 25.B 26.D 27.B 28.D 29.D 30.A
 
  B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可重复选择)
 
  31.A 32.C 33.D 34.B 35.B 36.D 37.C 38.E 39.A 40.E 41.C 42.A 43.D 4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