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4章 呼吸系统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2:20浏览:

第14章 呼吸系统
  A型题
  1.嗅上皮的细胞组成是
  A.支持细胞、杯状细胞、嗅细胞
  B.基细胞、杯状细胞、嗅细胞
  C.支持细胞、纤毛细胞、嗅细胞
  D.刷细胞、基细胞、嗅细胞
  E.支持细胞、基细胞、嗅细胞
  2.鼻腔内对空气起温湿作用的结构是
  A.嗅粘膜内嗅腺的分泌物
  B.鼻前庭粘膜内的皮脂腺和汗腺
  C.呼吸部的粘摸上皮
  D.呼吸部固有膜内的大量静脉丛
  E.呼吸部固有膜内的混合腺
  3.气管上皮由以下细胞组成
  A.纤毛细胞、刷细胞、Clara细胞
  B.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小颗粒细胞
  C.纤毛细胞、主细胞、刷细胞
  D.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
  E.柱状细胞、壁细胞、基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
  4.关于气管壁结构描述,哪一项错误?
  A.由粘膜、粘膜下层、外膜三层构成
  B.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基膜较厚
  D.固有层内具有弥散淋巴组织
  E.粘膜下层结缔组织中仅含粘液腺
  5.呼吸道上皮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基细胞是未分化细胞
  B.纤毛细胞有净化空气作用
  C.刷细胞含有大量纤毛
  D.杯状细胞分泌粘液
  E.小颗粒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6.支气管哮喘时,与何处平滑肌发生痉挛有关?
  A.支气管和小支气管
  B.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D.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
  E.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
  7.肺的导气部从肺内叶支气管到
  A.细支气管
  B.终末细支气管
  C.小支气管
  D.呼吸性细支气管
  E.肺泡管
  8.肺小叶是指
  A.小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B.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C.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
  D.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
  E.肺泡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肺呼吸部?
  A.终末细支气管
  B.肺泡管
  C.肺泡
  D.肺泡囊
  E.呼吸性细支气管
  10.关于终末细支气管管壁结构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B.无杯状细胞
  C.无腺体和软骨片
  D.平滑肌形成完整的环形层
  E.粘膜皱襞明显
  11.肺的呼吸部包括
  A.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B.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C.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D.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
  E.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
  12.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是
  A.管壁完整、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有分散的平滑肌,无腺体,无软骨片
  B.管壁不完整、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有软骨片,平滑肌较厚
  C.管壁完整、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消失,完整环形平滑肌层,无腺体、无软骨片
  D.管壁不完整、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有杯状细胞,有腺体,无软骨片,有完整的环形平滑肌
  E.管壁完整、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有腺体,无软骨片,平滑肌不完整
  13.关于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结构,哪一项错误?
  A.表面被覆单层柱状或单层立方上皮
  B.上皮下有少量结缔组织和平滑肌
  C.管壁上有肺泡的开口
  D.无气体交换功能
  E.分支形成肺泡管
  14.肺泡管是
  A.终末细支气管的分支
  B.管壁不完整,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
  C.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
  D.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无平滑肌
  E.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
  15.关于肺泡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由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
  C.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为肺泡隔
  D.肺泡隔富含弹性纤维
  E.Ⅱ型肺泡细胞参与构成气血屏障
  16.关于肺泡巨噬细胞,哪一项错误?
  A.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
  B.由巨核细胞分化而来
  C.吞噬功能活跃
  D.吞噬尘埃颗粒后称尘细胞
  E.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17.关于Ⅰ型肺泡细胞,哪一项错误?
  A.细胞扁平,含核部分略厚
  B.覆盖肺泡小部分表面
  C.细胞内吞饮小泡多
  D.可将肺泡内吸入的微尘运至间质
  E.参与构成气血屏障
  18.关于Ⅱ型肺泡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细胞圆形或立方形
  B.细胞表面有少量微绒毛
  C.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D.含有电子密度低的粘液颗粒
  E.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19.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
  A.Ⅰ型肺泡细胞
  B.Ⅱ型肺泡细胞
  C.肺泡巨噬细胞
  D.杯状细胞
  E.小颗粒细胞
  20.气血屏障的结构组成是
  A.Ⅱ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B.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薄层结缔组织
  C.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D.肺泡表面液体层、Ⅱ型肺泡细胞与基膜、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E.Ⅰ型肺泡细胞、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
  21.关于肺内血管,哪一项错误?
  A.肺内有两套血液循环管道
  B.肺动脉是功能性血管,支气管动脉是营养性血管
  C.肺动脉分支与支气管树伴行
  D.分布于肺泡隔的毛细血管主要来自支气管动脉
  E.分布于肺泡隔的毛细血管主要来自肺动脉
  B型题
  备选答案(第22~26题):
  A.呼吸系统的导气部
  B.呼吸系统的呼吸部
  C.肺实质
  D.肺泡
  E.肺泡管
  22.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及终端的肺泡
  23.从鼻腔至肺内的终末细支气管
  24.从肺内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
  25.无气体交换功能
  26.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备选答案(第27~31题):
  A.呼吸功能
  B.导气功能
  C.肺小叶
  D.平衡肺泡间气压
  E.吞噬尘粒后称尘细胞
  27.一个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28.终末细支气管具有
  29.呼吸性细支气管具有
  30.肺泡孔
  31.肺泡巨噬细胞
  备选答案(第32~36题):
  A.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
  B.多个肺泡的共同开口处
  C.肺内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D.管壁上开始出现肺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
  E.肺感染时,病菌可通过此处扩散
  32.肺泡囊
  33.呼吸性细支气管
  34.肺间质是指
  35.肺泡隔
  36.肺泡孔
  备选答案(第37~41题):
  A.Ⅰ型肺泡细胞
  B.Ⅱ型肺泡细胞
  C.纤毛细胞
  D.刷细胞
  E.基细胞
  37.细胞质内有嗜锇性板层小体
  38.细胞扁平,吞饮小泡甚多
  39.细胞锥体形位于上皮深部,具分裂增殖功能
  40.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41.参与构成气血屏障
14th Respiratory System 参考答案
  A型题
  1.E嗅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由支持细胞、基细胞和嗅细胞组成。
  2.D鼻腔呼吸部粘膜固有层内有大量的静脉丛,其它备选答案不正确。
  3.D气管上皮中有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小颗粒细胞。Clara细胞在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中;潘氏细胞在小肠腺中;梭形细胞即是刷状细胞光镜下的形态;壁细胞在胃底腺中。
  4.E在气管壁粘膜下层结缔组织中不仅含有粘液腺还有浆液腺。
  5.C在刷细胞游离面有密集的微绒毛而不是纤毛。
  6.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舒张,可控制进入肺泡内的气流量。在病理情况下,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引起呼吸困难,称为支气管哮喘。
  7.B肺的导气部从肺内叶支气管起到终末细支气管为止。
  8.B
  9.A
  10.A上皮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
  11.B肺的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12.C终末细支气管属于肺导气部的最末段,管壁完整、表面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杯状细胞、腺体、软骨片均消失,平滑肌增多,形成完整的环形层。
  13.D因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上开始出现肺泡,可进行气体交换。故属肺的呼吸部。
  14.B肺泡管由许多肺泡围成,故没有完整的管壁,仅在肺泡开口之间存在小部分管壁,表面为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下方为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
  15.EⅠ型肺泡细胞参与构成气血屏障,Ⅱ型肺泡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故E是错误的。
  16.B肺泡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肺泡隔或肺泡腔内,由血液单核细胞分化而来,不是巨核细胞。
  17.BⅠ型肺泡细胞尽管数量少,但却覆盖肺泡内表面的大部分。
  18.DⅡ型肺泡细胞质内含有许多嗜锇性板层小体,不是粘液颗粒。
  19.B
  20.D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至少要经过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等,这些结构称气血屏障。
  21.D分布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主要来自肺动脉、有利于气体交换。而支气管动脉主要在肺导气部形成毛细血管。
  B型题
  22.C
  23.A
  24.B
  25.A
  26.D
  27.C
  28.B
  29.A
  30.D
  31.E
  32.B
  33.D
  34.C
  35.A
  36.E
  37.B
  38.A
  39.E
  40.B
  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