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血液和血发生
A型题
1.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
A.2~3天
B.10~15天
C.12~48小时
D.120天左右
E.半年到一年
2.以下对于成熟红细胞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呈双凹圆盘状
B.无细胞核
C.无任何细胞器
D.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E.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
3.正常成人男性血液中红细胞的正常值是
A.(4.0~5.5)×1012/L
B.(3.5~5.0)×1012/L
C.(4.0~5.0)×109/L
D.(3.5~5.5)×109/L
E.(4.5~5.5)×109/L
4.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并带走组织所产生的部分CO2,主要是由于
A.细胞呈双凹圆盘状
B.细胞具有形态的可变性
C.细胞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
D.细胞膜中有一种镶嵌蛋白
E.细胞内无核,无任何细胞器
5.以下对于网织红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细胞质中残留部分核糖体
C.用HE染色,胞质呈蓝色细网或颗粒状
D.在成人,网织红细胞约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
E.网织红细胞的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
6.在正常成人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约占红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是
A.3%~6%
B.0.5%~1.5%
C.5%~15%
D.0.3%~0.6%
E.1.5%~3%
7.以下对于中性粒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在白细胞中数量最多,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B.细胞质中只含有嗜天青颗粒
C.细胞呈球形,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
D.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
E.在杀死细菌后,自身也死亡,成为脓细胞
8.在患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那种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9.以下对单核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
B.核呈杆状或分叶状
C.胞质丰富,弱嗜碱性
D.胞质内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E.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
10.以下对淋巴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根据形态大小,分为大、中、小淋巴细胞
B.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大部分为中淋巴细胞
C.小淋巴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浅凹
D.根据发生来源、免疫功能分T、B、NK细胞
E.T细胞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B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11.在外周血涂片中,很少见到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12.以下对血小板的描述中,哪一项正确
A.血小板呈双凹圆盘状
B.血小板直径与小淋巴细胞相近
C.胞质内无颗粒
D.D受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可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
E.血小板中央部为透明区,周边部为颗粒区
13.红细胞脱核发生在
A.原红细胞
B.早幼红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网织红细胞
14.以下对造血组织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主要由网状结缔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B.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
C.网孔中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血细胞
D.网孔中充满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和间充质细胞
E.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环境称诱导微环境
15.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是
A.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
B.网状细胞和胶原纤维
C.成纤维细胞和网状纤维
D.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
E.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
16.造血干细胞起源于
A.淋巴结
B.脾
C.红髓
D.胚肝
E.卵黄囊血岛
17.以下对血细胞发生形态变化一般规律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细胞体由大变小,而巨核细胞则由小变大
B.细胞核由大变小,红细胞的核最后消失
C.细胞质的量由少逐渐增多,胞质嗜碱性逐渐增强
D.细胞质内的特殊结构均由无到有,逐渐增多
E.细胞分裂能力从有到无
B型题
备选答案(第18~22题):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巨核细胞
18.患过敏或寄生虫病时,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19.参与机体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20.产生血小板的细胞是
21.吞噬细菌后变为脓细胞的细胞是
22.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的细胞是
备选答案(第23~27题):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血小板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23.参与止血和凝血的是
24.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
25.血液中数量最少的白细胞是
26.进入结缔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的细胞是
27.能够减弱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备选答案(第28~32题):
A.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早幼红细胞
E.晚幼红细胞
28.最早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是
29.开始丧失细胞分裂能力的细胞是
30.寿命可达数年的血细胞是
31.与抗凝血有关的细胞是
32.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备选答案(第33~37题):
A.血岛
B.胸腺
C.骨髓
D.造血干细胞
E.造血祖细胞
33.最原始的造血细胞是
34.最原始的造血细胞来自
35.只能向某一血细胞系统增殖,分化
36.T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37.B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5th Bloodand Hemopoiesis 参考答案
A型题
1.D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
2.E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无核、无任何细胞器,所以,细胞内不会残留有部分核糖体。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现颜色。
3.A正常成人男性血液中红细胞的正常值是(4.0~5.5)×1012/L。
4.C因为血红蛋白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并带走组织产生的部分CO2。
5.C网织红细胞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直径略大于红细胞,胞质中尚残留部分核糖体,在成人,约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但只有用煌焦油蓝染色,胞质中才可见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用HE染色则不能。
6.B在正常成人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约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
7.B中性粒细胞的胞质中有许多细小的浅紫色及浅红色颗粒,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而不是只有嗜天青颗粒。
8.C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过敏反应;还能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释放颗粒内物质,杀灭寄生虫。因此,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与抗寄生虫作用。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9.B单核细胞的细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成不规则形,而不是杆状或分叶核。
10.B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大部分为小淋巴细胞,小部分为中淋巴细胞。
11.C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占白细胞总数的0%~1%,所以在外周血涂片中很少见到。
12.D血小板呈双凸圆盘状,直径2~4mm,当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则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血小板中央部有蓝色的血小板颗粒,称颗粒区;周边部呈均质浅蓝色,称透明区。
13.D红细胞脱核发生在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脱去胞核成为网织红细胞,最终成为成熟红细胞。
14.D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结缔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网孔中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血细胞,以及少量而不是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等。
15.A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结缔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
16.E造血干细胞起源于人胚(受精后第2周末)的卵黄囊血岛;当胚体建立血循环后,造血干细胞经血流迁入胚肝。第3~6个月的胎儿肝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含造血干细胞较多。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
17.C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中,胞质的量由少逐渐增多,胞质的嗜碱性逐渐变弱,而不是逐渐增强。
B型题
18.C
19.D
20.E
21.B
22.A
23.C
24.B
25.E
26.A
27.D
28.D
29.E
30.A
31.C
32.B
33.D
34.A
35.E
36.B
3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