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教学目的
为适应教改深化和医学院校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新形式要求下,通过健康教育学的学习要达到帮助并鼓励学生获得健康的愿望知行并进的目的,每个人都应尽力做好本身或集体应做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它着眼行为,强调自觉,是现代医学模式的一种反映,它不仅传播卫生知识,而且提高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它以预防为主,以增进健康为宗旨
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共20课时,实习教学共20课时,合计教学时数40课时。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涵义、健康促进的领域、特征;
【讲课时数】2学时
健康教育的涵义、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健康教育的发展;
健康促进的涵义、特征、发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和任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二章 健康传播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传播的分类、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
掌握人际传播的特点、应用、传播技巧,大众传播特点。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信息、传播与健康传播;
传播分类、传播结构与传播关系;
人际传播的概念、特点、人际传播技巧
大众传播的概念、特点、传播媒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三章 健康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健康心理咨询的原则、手段,心理健康的促进
掌握健康心理的标准,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健康心理的概念、标准、现状;
人格与健康、情绪与健康、人际关系与健康
心理咨询的方式、原则、手段
心理健康的促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四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计划设计项目的明确步骤,计划目标的确定
掌握计划设计的原则、步骤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计划设计概述与原则
计划设计的基本步骤
计划设计优先项目的确立
确定计划目标、制定教育策略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五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实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计划实施的组织机构、人员培训、所需材料及设备物件
掌握实施时间表的制定与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制定实施时间表
2.实施质量控制
3.实施组织机构、人员培训
4.实施所需材料、设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六章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的概念和社区健康促进的意义;
掌握社区健康促进的要素、社区健康促进规划监测和评价;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社区的概念及社区健康促进的意义、要素;
制定健康教育项目规划;
规划监测与评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七章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概念、意义
掌握学校健康促进实施范围、任务、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学校健康促进的概念、意义、任务、内容;
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八章 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职业人群健康教育的意义;
掌握职业人群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效果评价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职业人群健康促进的意义,健康教育的内容;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的评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九章 HIV、医院、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HIV的教育目标
掌握HIV的教育内容、高血压病的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医院患者教育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HIV的教育内容、实施细则
高血压病的筛查和危险因素
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十章 健康教育讲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掌握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适当运动
忌烟戒酒
合理膳食
心理平衡
【教学方法】讲座
四、考试形式与方法
1.笔试或课程论文(80%)
2.案例讨论与分析(20%)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前期课程:传播学、保健学等
后续课程:健康教育学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吕姿之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黄敬亨等:健康教育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