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健康行为主要有___、___、___和___四类。
2.本能行为包括___和___。
3.主要的行为治疗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等。
二、单选题
1.摄食行为属于( )
A.先天性的定型行为
B.反射行为
C.个体保存行为
D.种族保存行为
E.后天习得的行为
2.冒险行为的特征有( )
A.不是人类群体或个体所必需的
B.这些行为是否导致损失主要是由机会决定的
C.主题清楚地知道这些行为对自身造成损失的机会比较大
D.冒险过程本身和冒险的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冒险者的某种心理需求
E.以上答案都正确
3.肿瘤易发行为又称为( )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D型行为
E.E型行为
4.健康行为的必备条件为( )
A.行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不强迫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不重要的事情,即行为必须具有一致性
B.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即行为必须具有规律性
C.行为的强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为必须有适宜性
D.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E.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即行为必须具有与环境的和谐性
5.偏离行为是指社会适应不良行为,下列不属于“四大”偏离行为的是( )
A.吸烟
B.自杀
C.酗酒
D.饮食不当
E.缺乏运动
6.目前认为,不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的是( )
A.冠心病
B.支气管哮喘
C.溃疡病
D.恶性肿瘤
E.病毒性肝炎
7.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
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
D.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
三、名词解释
1.危险行为
2.健康信念模型
3.行为治疗
四、论述题
1.试述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2.试述危害健康的行为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程度。
3.简述行为干预方法的类型和要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日常健康行为保健行为预防性行为改变危险健康的行为
2.个体保存行为种族保存行为
3.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阳性强化法消极练习法自我控制法模仿法(写出四个即可)
二、单选题
1.C 2.E 3.C 4.D 5.B 6.E 7.E
三、名词解释
1.危险行为:从健康的角度看,人类的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被称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或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赌博、自杀、缺乏运动、进食过多或过少、进食危害健康的食物等等。
2.健康信念模型:是行为干预方法中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它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他或她的期望所决定的,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影响行为的发生。此模型可用来研究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劝说,启发人们采取某种行为。
3.行为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早先被临床医师和临床心理学家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理论基础是心理血中的行为主义。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研究表明,人类许多行为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疾病或者疾病的主要表现。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等。
(2)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传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在继续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3)促进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帮助人们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包括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等。
2.答案要点:
人类有很多危害健康的行为,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到不注意个人卫生,很难列举全面,这些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行为的偏离
(2)与正常生理需要没有密切关系的各种休闲行为
(3)对健康的忽视
(4)不正确的保健行为
(5)致病性行为模式等
(6)蓄意自伤和自杀行为,导致对健康和生命的直接损害。
这些危害健康的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点,即这些行为都对自己和别人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3.答案要点:
(1)行为治疗,其理论认为:首先,行为是机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一切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其次,行为出现的频率是由它的后果所决定的,立即得到的奖励会增加行为重复出现的频率,反之亦然。因此,行为疗法通过学习和奖励,使被治疗者培养健康的行为,或者去除不良的行为。
(2)认知治疗,其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他们认为,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在不良的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出现的,反之亦然。因此,认知疗法通过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出自动思维,并挖掘与产生自动思维的认知方式,代替已能适应现实环境的认知方式,并加以强化、实践、防止复发。
(3)健康信念模型:它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他或她的期望所决定的,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影响行为的发生。此模型可用来研究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劝说,启发人们采取某种行为。
(
4)跨理论阶段变化模型:它基于这样一个理论,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做出行为改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因此,它通过变化的阶段分析,从干预理论中整合出行为改变的过程和一些主要的规则,以此来干预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