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授课章节:第一章 绪论
二、授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七年制
三、授课时间:2课时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
2.熟悉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过程;
3.了解历史上著名的社会医学家及其对社会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贡献,国内外社会医学发展简况。
五、重点和难点:
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
六、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紧密结合实际,讲解社会医学的发展及我国在社会医学领域成就。
七、主要外文词汇:
social medicine
Preventive Medicine
Health Management
Community Medicine
Medical Sociology
Medical Psychology
Clinical Medicine
family medicine
八、思考题:
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结合专业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
九、教材与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卢祖洵主编:《社会医学》
十、教学基本内容:
一、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的定义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二、社会医学的性质
1.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医学+社会科学
应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学问题。
2.学科的发展方向:
不断分化:科学研究的需要
高度综合(交叉):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3.关于交叉学科的特点:着眼于社会生产实践。
三、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更注重人的社会属性而不单纯是生物属性。
四、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社会卫生状况——社会生理学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生活条件;居民健康状况;人口状况;卫生行为;卫生服务状况等
2.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病理学、社会诊断学
危险因素分析;病因分析
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社会治疗学
制定卫生政策;人群干预措施;开出社会处方
五、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4.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
5.促进人群健康
6.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六、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2.卫生管理学(Health Management)
3.社区医学(Community Medicine)
4.医学社会学(Medical Sociology)
5.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6.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
七、社会医学的发展历史
(一)社会医学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1.维护及促进人类健康的需要
城市化社会卫生问题社会医学一般认为,社会医学产生于欧洲,这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2.社会医学实践
对医学发展及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作用
国外:社会医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至20世50年代是低潮期(细菌的发现、抗菌素的研制成功),60年代又一发展高潮(慢性病)
国内:30年代萌芽,80年代创立和发展,一批有影响的课题和研究成果
3.著名专家的作用
国外:法国人盖林(Guerin)在1848年将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和社会治疗学。
德国人魏尔啸(Virchow)在1848年指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而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
国内:卫生部卫生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以社会医学家为主。
(二)社会医学产生与发展过程
国外:萌芽时期:19世纪中叶以前
创立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
国内:萌芽时期:20世纪初
创立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我国社会医学产生发展现状
1978年《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列有《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分卷
1980年卫生部要求有条件医学院校成立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研室
1981年同济医科大学率先开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学位)
1995年上海医科大学设第一个博士点
近10年来,社会医学是高等医药院校及中等卫生学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及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的选修课或必修课。
八、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
1.开拓视野,立体思维。
2.加深对卫生政策和策略的理解。
3.树立正确的医学模式。